▲國一女突下半身無感覺,檢查確診罕病「多發性硬化症」。(示意圖/取自pakutaso)
文/胡文龍
5年前,黛芬還是位青春洋溢的國一學生;明明前一天晚上,還開心的和家人一起在中秋節烤肉,第二天起床,卻赫然發現:肚臍以下全無感覺及大小便失禁;不用說走路了,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送醫檢查後告知為橫截性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
經過緊急治療,加上後續長期復健,後來走路雖然有些跛,但總算可以獨自行走,感覺病情穩定了下來。
好景不常,沒過幾個月,突然在幾天之內她感覺兩側視力嚴重受損,送醫後作了一系列檢查,最後才確定是多發性硬化症。
這5年來,日子就在這種發作、送醫、治療、穩定、再發作之間輪迴,讓她痛苦不堪,幾乎對人生喪失希望。
病情分析一 可以治療但卻無法完全治癒的免疫性疾病
對於現代醫學來說,多發性硬化症是可以治療,但卻無法完全治癒的一種免疫性疾病。以醫學專有名詞介紹,多發性硬化症是最常見的免疫介導發炎性中樞神經脫髓鞘性病變(Immune-mediated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
打個比方,我們的腦及脊髓中樞神經纖維,就像是一條條的電線,表面有一層類似包覆住電線的絕緣外皮,稱作「髓鞘」(myelin)。髓鞘具有加速神經傳導和保護神經纖維的功能;而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包覆在神經外的髓鞘,使得神經裸露,造成神經傳導的異常及神經的破壞;這就好比是電線被剝掉了保護外皮,互相接觸時引起火花短路一樣。
為何稱作多發性硬化症?所謂「硬化」是指髓鞘受到損傷的部位,其在修復過程中神經膠質過度增生而變硬的現象;隨著時間進展,病灶有緩解或再復發的現象,在核磁共振影像上面,新的中樞神經斑塊(plaque)也可能出現,故為「多發性」。因其多次復發的特性,在疾病的後期,往往會導致無法恢復的神經傷害。
多發性硬化症首次發生症狀的年齡,大約在15至45歲之間,且女性為男性的2倍;較少發生於15歲以下和60歲以上。但問題是:許多兒科病患初發病時,和兒科年齡層較常見的急性瀰漫性腦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 ADEM)、橫截性脊髓炎及視神經炎(Optic neuritis),難以作鑑別診斷,導致兒科患者人數應該有被低估的現象。
真正病因仍未確定,目前只知道初期有神經免疫發炎的現象,造成後來的脫髓鞘及軸索退化(axonal degeneration)。
而現在認為可能導致多發性硬化症的危險因子包含:地域、女性、環境、基因、陽光、維生素D不足及病毒等。
▲太陽曬不夠也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的危險因子。(圖/Pixabay)
病情分析二 多變的症狀令人難以捉摸
根據一項由台灣多發性硬化症協會針對病友所進行的調查顯示,病人在被確診前可能出現多種症狀,前5名依次為:平衡力受影響或走路不穩(50.3%)、感覺異常(麻木、刺痛或灼熱)(46.1%)、肢體無力或不能走動(39.5%)、視力受損(35.5%)、容易疲倦(28.9%)。
症狀可以是單一出現或多個同時出現。因為症狀多變,以至於病人常遊走於醫院各科而無法得到確定診斷,甚至據國外研究統計,多發性硬化症病人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需要24.9個月。
此外研究發現,超過5成病患會出現膀胱或排便功能障礙;7成患者會有認知功能受損,但皮質功能缺損或失智則很少;3分之2以上患者會有憂鬱傾向;罹患癲癇比例也比一般人口高;因腦幹功能受損所導致的眼球運動障礙也很常見;將近9成的患者為疲倦所苦。
另外,患者對溫度上升特別敏感,只要體溫上升一點,就會造成現有症狀出現暫時性惡化。患者的睡眠障礙及眩暈也很常見。
本文摘自《打造孩子的一生無病計畫》/胡文龍/ 新自然主義出版
胡文龍
現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科博特診所主治醫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