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遇到癲癇發作的病人,「不要動他」。(示意圖/123RF)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在路上遇到癲癇發作的人,你第一反應是什麼?拿毛巾塞嘴巴、還是壓著肩膀希望他停止抽搐?醫師指出,這2種應對方式都不對,弄不好還可能造成病人肩膀受傷、下巴脫臼。事實上,遇到癲癇發作,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動他。」
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在「健康多1點」頻道中指出,癲癇是指病人失去意識、有不正常抖動的狀況。她說,大家聽過許多處理癲癇的方法,但其實有經驗的家屬都知道,「抽搐的狀況不會超過5分鐘!」以急診而言,抽搐超過5分鐘以上的「癲癇重積狀態」才算重症,但普遍癲癇病人到院後就會停止發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田知學分享,曾經有名癲癇病人來到急診,發現肩膀、下巴竟然脫臼。詢問之下才得知,病人發作時,身旁的人因不熟悉狀況,竟將木板塞進他的嘴巴,還不斷壓著肩膀希望他不要抽搐。此舉不僅導致病人嘴巴流血、牙齒斷裂、下巴和肩膀也都脫臼。「所以變成癲癇病人來到急診後,反而要請骨科、牙科幫他會診,去處理脫臼問題。」
▲田知學指出,癲癇發作通常不超過5分鐘。(圖/翻攝自Facebook/健康多1點)
田知學說明,癲癇病人發作大多會躺在地上,只要確認周邊有無尖銳物,將其移開,通常5分鐘後病人就會自行停下,確認他無礙後便可打119求救,後續就交給醫生。
針對許多人將癲癇抽搐情況與死亡做連結,她也解釋,有些人確實在猝死時,身體會不正常收縮、抽動,很像癲癇,但其實那是大腦不正常放電的猝死狀態。她說,這狀態的病人沒有在抽動時,當然可以觸碰他,檢視有無呼吸心跳。「但如果是一般癲癇病人,正常癲癇不會超過5分鐘,等抽動停下後,只要確保他安全,送往醫院就沒問題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