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牙聚餐「不喝不給面子?」國健署公布10大不受歡迎勸酒行為

▲派對,聚會,聚餐,宴席,宴會,喝酒,酒。(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在聚會當中,你是勸酒的人,還是被勸酒的人?國健署公布10大不受歡迎行為。(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歲末年終正是聚餐應酬高峰,勸酒場景也仍常見,但這樣的行為可能在無形間造成他人困擾。國民健康署公布10大最不受歡迎勸酒行為,其中前三名分別是「逼你玩遊戲、划酒拳」、「誓言不醉不歸」及「只要喝一口就好」,不會喝酒的人因為人情壓力勉強喝酒,傷感情也傷健康。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簡任技正呂孟穎說明,為瞭解國人面對勸酒行為的真實感受,國健署透過網路大數據盤點網友最不受歡迎的勸酒行為,前10大分別為「逼你玩遊戲、划酒拳」、「誓言不醉不歸」、「只要喝一口就好」、「要你陪喝才簽約」、「趁你不注意偷加酒」、「對方瘋狂敬酒喝不完」、「直接幫你叫車找代駕」、「一定要你乾杯喝光光」、「酒倒超滿表面張力」、「嗆你不喝就是看不起他」。不管是顧及對方面子不敢拒絕也好,想要談成合作勉強配合也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經驗,成了無法擺脫的情緒勒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十大不受歡迎勸酒行為。(圖/國健署提供)

▲十大不受歡迎勸酒行為。(圖/國健署提供)

呂孟穎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飲酒沒有安全量,即使少量也會有致癌風險,此外,台灣近半人口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喝酒容易臉紅,還會提高罹癌及失智的風險,更不適合喝酒;更何況喝酒會破壞身體的免疫系統,增加罹患新冠肺炎及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避免喝酒,更能維持良好的抵抗力。

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田知學表示,常說喝酒傷肝、傷健康,但大家不知道,酒精不只傷肝、造成肝硬化,他更是直接致癌物,除了肝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隨著酒經過嘴巴、食道、胃、腸子都會增加癌症,口腔癌、食道癌、大腸癌、女性乳癌都會增加。

▲▼國健署呼籲團聚不應有勸酒行為。(圖/記者洪巧藍攝)

▲國健署呼籲團聚不應有勸酒行為。(圖/記者洪巧藍攝)

田知學分享自身經驗,在急診臨床最遺憾兩件事分別是酒駕與勸酒文化。自己曾經收治一名中年男性,清晨119送來已經呈現屍僵狀態,但家屬無法接受,因為他僅是晚間因為公司重要會議與朋友聚餐,席間被勸酒、喝到影響全身系統、腦部呈現關機狀態,喪失基本咳嗽、嘔吐等反射能力,想要吐出來的嘔吐物被吸入造成奪命危機。

田知學另分享有一群年輕人,他們醉醺醺來到急診室,從車上扛下一個女性友人,竟然全身發黑,也是被勸酒、飲酒過量,咳嗽、嘔吐讓吃進去的東西全被吸到肺部,病菌在肺部孳生釀吸入性肺炎,緊急搶救經過兩個月才總算康復,但是肺部好的區塊已經纖維化,不好的區塊被切除。

到底怎樣算是喝超量?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提出一個公式與口訣,要計算喝酒單位數,可以用「喝酒c.c.數x酒精濃度(%)/12」,以一瓶300cc且濃度4%的啤酒來說,換算就是1單位。每次建議飲酒量「男2、女1、老全1」意味65歲以下男性每次喝酒不要超過2單位,女性、65歲以上不分性別每次喝酒應該在1單位。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