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且可能造成中風、心衰竭、失智症、憂鬱。(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謝承恩/綜合報導
台中47歲王老師喜好戶外運動,但去年開始感到心悸不適,運動時氣喘吁吁,工作及情緒大受影響,原本以藥物治療,但卻遲不見效,經檢查後發現為心室早期收縮及心房顫動。醫師指出,若沒有積極治療,可能會造成中風、心衰竭、失智症、憂鬱,甚至提升1.5~3.5倍死亡率。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表示,王先生的心電圖顯示有心室早期收縮、陣發性心房顫動,心臟超音波也出現心臟舒張功能變差等情形,因病患正值壯年,且藥物效果不彰,加上心臟功能出現異常,經討論後,決定以心導管電器消融術(簡稱電燒)治療。
莊傑貿指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2016年全球約有4千多萬人有心房顫動的問題,主要症狀為心悸、喘、疲倦,且可能造成中風、心衰竭、失智症、憂鬱、生活品質下降、住院次數增加,甚至提升1.5至3.5倍死亡率。此疾病初期為陣發性心房顫動,若無積極治療,則可能演變為持續性,接著變成永久性心房顫動,治療效果不彰。
▲亞大醫院心律不整醫療團隊醫師莊傑貿執行心導管電氣消融術。(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莊傑貿強調,心房顫動治療方式可分為心跳控制及節律控制,前者可改善當下症狀,但無法終止心房顫動疾病的惡化;後者可有效遏止心房顫動惡化,並改善症狀,但要使用藥物達到長期節律控制相當困難,且可能產生藥物副作用。而使用導管電燒,可有效達到長期節律控制,且效果是藥物的4-5倍。
他更進一步補充,導管治療心房顫動,通常要使用大量X光輻射來定位及監控導管的位置,X光透視時間往往超過30分鐘,令患者擔心是否造成輻射傷害。若透過無輻射導管治療心律不整,可以減少病患癌化及產生基因突變的風險,也可以讓執行導管的醫師、技術員、麻醉團隊免於輻射暴露,進而減少罹患白內障、腦癌、甲狀腺病變的機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