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與媽媽經過治療後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圖/大千綜合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大腸癌已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1名,且家族遺傳性非常高!苗栗就有3兄弟在短短1年內陸續被確診為大腸癌,追溯病史發現4年前他們的母親就是大腸癌病人。醫師也透露有家族遺傳,罹患大腸癌的「恐怖機率」,提醒民眾不可不慎。
大千綜合醫院外科主任馮啟彥表示,偶發性大腸癌亦即沒有家族遺傳,佔所有大腸癌的70%,通常好發於50歲以上,發生原因與生活飲食相關,例如:少吃蔬果、常吃肉類與油炸燒烤類食物,另外30%的大腸癌病人與家族遺傳有關。
根據研究發現,家族若有大腸癌病史,罹病的機率較常人高出1.5倍,若有2位一等親皆罹患大腸癌,風險將提高3倍。
由於大腸癌家族遺傳性機率高,馮啟彥主任都會提醒曾治療過的病人家屬務必接受檢查,但許多家屬因忙碌或不在意而未放在心上,此次收治的3兄弟在4年前母親發病時,都因害怕做大腸鏡而不願接受建議,導致後來其中一位兄弟發現時已是大腸癌第三期,所幸3兄弟經治療後皆已狀況穩定。
▲醫師提醒,若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的民眾,更要盡早並定期做檢查,才不致延誤病情。
馮啟彥主任提醒,大腸癌是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除了做糞便潛血篩檢外,也可透過大腸鏡做進一步的檢查,目前已可搭配做無痛大腸鏡,因此民眾不用因害怕而忽略自身健康。另外,若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的民眾,更要盡早並定期做檢查,才不致延誤病情。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平均每37分鐘就有一人罹大腸癌。究竟還有哪些危險因素容易誘發大腸癌?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析,大多數的疾病都是遺傳加上環境所導致,而腸胃道疾病更是如此,天天吃外食增加罹癌風險,而他也貼心傳授「癌症指數」怎麼測:
1.肥胖
肥胖會產生胰島素抗性加上慢性發炎,兩者相加即會促進癌症發生。
2.家族史
因家族遺傳,導致本身帶有遺傳基因,體質較不好,罹癌風險自然高於一般人。
3.50歲以上
隨著年齡增長,接觸外來致癌物的機會也較多。
4.紅肉
由於紅肉裡含有許多「亞硝基」的物質,其與亞硝酸鹽類似,會破壞腸胃道細胞黏膜DNA,造成細胞容易突變。此外,有些研究認為紅肉中的鐵質本身會損傷腸胃黏膜細胞,WHO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都明文建議:紅肉實際上對人類可能有害。
台灣人愛吃紅肉,但根據研究發現,一天多吃100克紅肉,罹患大腸癌風險將提高12%;英國又有一項50萬人研究發現,假如一組人每天吃76克紅肉,另一組人一天吃21克紅肉,追蹤5~15年後,前者得大腸癌機率多20%,也應證了紅肉真的是造成大腸癌的主要因素。
▲大腸癌為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示意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5.加工肉品
像是香腸、火腿、培根等大人小孩都喜歡,但裡頭添加亞硝酸鹽,吃多了傷身。
6.不吃蔬果
蔬果中含有很多植化素、吲哚、維生素C等可抗癌的抗氧化物,若只吃肉不吃菜,吃進致癌物的同時又不吃抵抗癌症的食物,當然容易得癌症。
7.不愛運動
不喜歡運動導致代謝率下降、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也會跟著下滑。
8.油炸物
如炭烤、油炸類食物,經過高溫烹調後,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
9.吸菸
吸菸可說是「萬惡之首」,就像肥胖一樣,百害而無一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