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悶痛是心臟疾病的前兆,不可輕忽。(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63歲李太太在農曆7月間,一直覺得胸口悶痛,偶爾伴隨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一直以為是農曆七月無意間招惹鬼神,被鬼壓床了。家人進一步帶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心臟管狀動脈左前降枝中段已出現明顯鈣化以及有粥狀斑塊阻塞的現象,其阻塞程度將近90%,胸悶痛其實是心肌梗塞前兆。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蔡聰聰說,李太太本身有體重過重及慢性病糖尿病問題,這些都是會造成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成因,主要是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及糖尿病控制不佳,形成不規則粥狀斑塊堆積,讓動脈硬化、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嚴重時堵塞冠狀動脈,阻斷血液流動並造成冠心症,還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民眾,若長期控制不佳,未改善生活型態,就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形成冠心症。蔡匆匆說明,糖尿病患罹患冠心症的機率是一般人至少2倍以上的風險,男性會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且糖尿病患較不容易發現冠心病所引發的疼痛感覺,較不容易發覺自己是否罹病。
另外,一般大多人認為只有「膽固醇過高」問題才會造成動脈硬化,但其實冠心症的危險族群還包含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肥胖、停經後女性、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生活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
蔡聰聰提醒,近期正值入秋之際,日夜溫差略大,血管也較容易收縮,若出現胸悶、胸痛需提高警覺,建議平日應養成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正常生活作息、維持理想體重、戒除抽菸習慣以避免血管硬化,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