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不再盛行?這些食物、餐廳和用餐形式...疫後可能說掰掰

這些食物、餐廳和用餐形式 疫後你可能必須說掰掰

出處/康健雜誌

文/張雨亭編譯 圖/pixabay

一場疫情重擊全球,最基本的「食」恐怕也不復從前。存活下來的餐廳,從菜單、陳設到商業模式都要大革新,供應鏈因封城等措施被打亂後,有些美味更恐怕難以入手。

試想一下這個場景,走進一家餐廳,機器人上前迎接。坐定位,四周無人,最近的一桌距離自己至少1.5公尺,打開菜單品項更寥寥無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COVID-19(新冠肺炎)衝擊餐飲業,人氣餐廳也逃不過。台北頂上魚翅、松滿樓等老店熄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夫婦愛店──紐約藍山餐廳(Blue Hill)也暫停營業,掌店的米其林2星名廚巴博(Dan Barber)形容「就像站在岸邊,眼睜睜看著海嘯來襲。」

巴博預估,疫情過後,餐飲業可能在夏季回穩,但恐怕不會100%回到疫前狀態。國際媒體認為這是一次商業模式、消費習慣,以及食材供應的大洗牌,至少短期內會有以下轉變:

1. 自助餐不再盛行

疫情期間已有不少飯店取消自助餐供應,疫後也可能持續。沒有遮蓋物、任人取用的菜餚,可能因任何一次噴嚏、咳嗽而沾染病毒,恐怕不再是消費者認為安心的選擇。

2. 地方性小農餐廳退燒

直接向小農進貨,以在地食材為料理核心,強調「從產地直送廚房」的小農餐廳近幾年相當盛行,紐約藍山餐廳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疫後民眾荷包緊縮,填飽肚子優先,精緻與美味擺後面,便宜、好保存、可一次大量購入的加工食品再成為主流,讓小農餐廳失去優勢,難以生存。

3. 餐廳種類變少、菜單品項變少

小眾的特色料理在經濟大好的時候,能有一定的支持者維持經營,但疫後百業蕭條,可能等不到識貨的老饕上門而結束營業。不只餐廳種類變少,食材供應鏈也無法立刻恢復通暢,質與量都可能下滑,餐廳只好縮減品項來撐過過渡期。

4. 保持安全距離、AI服務生上陣

流行病學專家、副總統陳建仁呼籲疫苗出現前,絕對需要保持社交距離。餐廳可能執行這些措施:每張桌子至少相距1.5公尺、每位客人間設立塑膠隔板,或主動將客流減半。中國大陸疫前已大量採用AI點餐、結帳,疫後機器人送餐的零接觸服務將更盛行。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台灣米糧儲存夠吃2年半。圖片來源:pixabay)


5. 食材供應超緩慢,甚至斷鏈

儘管封鎖國界不鎖貨運,但是從農場、貨運到港口的人力短缺,可能導致有貨也出得慢、甚或出不去。台灣需要擔心嗎?台灣糧食自給率約在3成左右,但農委會掛保證稻米與水產品自給率都超過100%、蛋接近100%,蔬果和肉類最低標也都有87%和70%。

疫後食材供應可分為以下幾類:

米與奶蛋肉這些最基本的食物,台灣暫時不用慌。行政院長蘇貞昌18日表示台灣米糧儲存夠吃2年半。農委會也強調肉品生產、進口及庫存穩定,未來6個月可供應豬肉44萬公噸、雞肉36萬公噸、雞蛋與液態乳也都足夠國人需求。

黃豆、小麥、玉米台灣這3類穀物主要從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地進口,這3地疫情都吃緊。黃豆、玉米用作飼料,一旦短缺是整個肉品、餐飲產業的連鎖效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4月6日曾表示,未來6個月黃豆、小麥、玉米的安全庫存水位可達300萬公噸,如果真的供應斷鏈,不排除二期稻作先改種玉米或小麥。

(圖片來源:pixabay)


水果農委會表示台灣半年內可供應水果155萬公噸,不虞匱乏。但其他國家可不一定,像是菲律賓的香蕉,出口量在全球佔比達20%、亞洲更高達90%,但據《彭博社》報導,菲律賓已表示由於人力短缺,今年香蕉出口預計大幅減少40%,菲律賓香蕉主要出口到中國和日本,未來這兩大市場恐怕沒有便宜香蕉吃。

咖啡豆咖啡豆不算必需品,但根據財政部2019年11月公布的數據,台灣咖啡豆進口量11年來成長2.1倍,國內自產咖啡豆成本較高,業者大多使用進口咖啡豆。雖然台灣咖啡豆主要進口國是巴西、日本、馬來西亞,但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的咖啡豆也很受行家歡迎,目前兩國都因疫情實施封鎖和宵禁,《彭博社》預測短期之內咖啡豆的出口恐怕大幅延遲,讓愛好者叫苦。

延伸閱讀:

「高採檢、低確診」台灣過關了嗎? 何美鄉:距離自由還遙遙無期

疫情何時露曙光? 陳建仁預測:未來1年或1年半內過「半正常」生活

疫後人類生活方式恐改變 你可能需要一張「免疫通行證」?

跑步、騎車防疫距離2公尺還不夠! 「滑流作用」讓病毒飛更遠...模擬圖秒看懂

台灣新冠病毒患者 為什麼高比率出現味覺、嗅覺喪失?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