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不治療...他5年後「胃癌三期」超後悔 醫曝危險因子

▲胃痛,肚子痛,嘔吐,脹氣。(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一名男性胃發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不治療,沒想到惡化成胃腺癌。(圖/免費圖庫)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62歲吳先生5年前做過胃鏡檢查,當時胃有廣泛性發炎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但因沒有任何不適,所以也沒進一步治療;沒想到日前再次接受健檢竟確診「胃腺癌第三期」,讓吳先生相當震驚跟後悔當初不聽醫囑。醫師也提醒,胃癌早期無明顯症狀,50歲以上(男性居多)、長期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家族病史、愛吃醃漬食品、抽菸等都是危險因子。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吳先生日前進行無痛腸胃內視鏡檢查,透過胃部內視鏡發現靠近幽門處有一個凹陷型潰瘍性腫瘤,在檢查同時,隨即做切片檢查, 病理報告確診為胃腺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先生得知後,也後悔直說「5年前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醫師有建議我做除菌治療,但是我覺得沒有任何不舒服,就沒有理它了,沒想到竟然已經是胃癌第三期了!」

幽門螺旋桿菌真的不能輕忽!梁程超說,此案例除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未積極接受除菌治療之外,受檢者飲食偏愛吃重鹹、醃漬物也提高了罹患胃癌的風險,不過台灣近年來,因飲食衛生環境改善,感染幽門桿菌的盛行率大幅降低,大多數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沒有症狀,約有15%機率會形成為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相對也會提高罹患胃癌的機率。

依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福部死因統計,胃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第8位及死因第7位,每年新發生個案有3,700人,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倍,胃癌形成的原因為多發性,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是重要危險因子,有8成胃癌患者都曾感染幽螺旋桿菌,過去也有研究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與無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高達5.6倍。

梁程超呼籲,除了要注意飲食潔淨、多吃新鮮蔬果,若有長期腸胃不適症狀建議就醫或安排腸胃篩檢,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合併出現胃炎(尤其萎縮性胃炎)、小腸化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有胃癌家族史者,應積極做除菌治療及後續定期檢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