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含水量高達9成,富含維生素A、B、C、礦物質與水溶性纖維。(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實習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大部分民眾三餐在外,每日的蔬果、乳製品攝取量不足,加上手搖飲料不離手,糖分太高容易造成營養失衡、增加心血管負擔。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兼任居家營養師宋明樺提醒,「台灣某些水果糖份較高,攝取量要注意」,選擇適合的水果,適量的食用才能吃得更健康。
宋明樺表示,水果攝取很重要,衛福部也建議國人每天應該攝取「三份蔬菜、兩份水果」,新鮮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及心血管健康,也有益於排便。她補充說明,雖然水果不能取代蔬菜,但在大魚大肉後可以用水果調整,達到平衡的效果。
宋明樺表示,在夏季可以吃西瓜,不僅是當季水果,又可達到消暑的作用。西瓜除了不含脂肪及膽固醇外,還能促進身體水分代謝,改善水腫體質,但西瓜屬涼性易利尿,晚上食用要注意,體質偏寒者亦同。
▲一顆奇異果約含有75毫克的維生素C,一顆半可以滿足一天的需求。(《ETtoday新聞雲》資料照)。
人的體內所分泌的消化酵素份量是隨著年紀增長而遞減,若是分泌速度趕不上進食需要,容易消化不完全,導致引起脹氣、胃腸不適等症狀。宋明樺表示,木瓜、鳳梨和奇異果,富含酵素的水果可以在飯後食用,這三類的水果還可以幫助蛋白質食物的吸收,消除脹氣。
飯前可以食用火龍果、芭樂、蘋果,選擇纖維多熱量低的水果,可以控制正餐時吃下過多的食物。宋明樺提醒,有些水果在特殊情況時需要小心食用,有胃食道逆流的民眾,在飯前和飯後的1小時酸性水果盡量避免,例如:葡萄柚、柑橘類、檸檬等。空腹時富含鉀離子的水果也要注意大量鉀離子會引起腸道細胞滲透壓改變,造成人體的不適,並出現如腸絞痛、腸蠕動過快等症狀,例如:香蕉和釋迦。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