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聽到「咕咕咕咕」! 這病害小學校長「連路都走不穩」

▲屏東長興國小校長邱坤玉。(圖/記者嚴云岑攝)

▲洗澡聽到「咕咕咕咕」!這病害小學校長「連路都走不穩」。(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62歲的屏東長興國小校長邱坤玉,多年前在洗澡時耳朵開始聽見「窸窸窣窣」、「咕咕咕咕」的電波聲,有時噪音大如打雷,不僅影響溝通,走路也變得顛頗,上下樓梯都需要人攙扶才不會摔倒。醫師表示,有1/3的聽損患者平衡感也會出問題,這是因為內耳一半管聽力、一半管平衡,但只要選對助聽器,症狀就會大為改善。

根據內政部公告,截至2017年底,國內65歲以上的聽損人有9萬3990人,佔總聽損人口77%,相較2000年多出近4萬2000人。聽力專家、亞洲大學耳鼻喉部主任田輝勣表示,聽力受損會直接影響到人接受外界的刺激度,造成治療慢慢退化,提早宣告「失智」,建議民眾可定期做聽力篩檢,若發現聽損情形,應儘早治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田輝勣提到,當耳朵接受到聲音後,都會傳給腦部做「解碼」,但聽損者因外部聲音無法100%吸收,腦部就會錯誤解碼,進而產生「伊歐~伊歐」、「噠噠噠」等耳鳴聲,如果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就可以經醫師評估是否戴助聽器。

▲助聽器,聽損,耳朵。(圖/記者黃克翔攝)

▲助聽器資料照。(圖/記者黃克翔攝)

田輝勣表示,許多長者都有迷思,認為要到重度聽損再戴助聽器,殊不知近年來研究發現,如果在中度聽損時就開始戴,能讓腦部保留較多的辨音能力,也能減緩失智發生。過去動物實驗中,曾將小鼠分別放在噪音環境與安靜環境中,結果發現,在安靜環境中的小鼠,耳朵神經突觸會減少,顯示聲音對聽力的正向影響。

「聽力與失智症的最大關聯性,還是在語言這塊。」田輝勣解釋,臨床大規模研究已發現,每天規律配戴助聽器6~8小時,與未戴助聽器的重聽年長者相比,3年後溝通能力就會看出明顯差異,不會有名詞講不出來、無法表達問題,5年後兩者差距更明顯,「這是因為耳朵毛細胞長期未受到刺激的緣故。」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