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時,絞盡腦汁想的提案總是被打槍?(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池田貴將
受試者為設計師,設局者為委託人,請設計師為他製作橫幅廣告,兩人共同合作完成工作。
要求A組設計師:每次提案都要準備一款橫幅廣告設計,每次都請委託人提出意見。來回共討論了六次。(共設計了六款橫幅廣告)
要求B組設計師:每次提案都要準備三款橫幅廣告設計,請委託人針對每一款提出意見,來回共討論了兩次。(共設計了六款橫幅廣告)
結果 B組製作的橫幅設計獲得好評,點閱數也較高。 接著詢問設計師:「委託人的意見有參考價值嗎?」 A組設計師 35%回答:「有。」但是超過50%的人感覺「被挑剔」。 B組設計師 80%回答:「有。」其中有人因此對自己的設計能力更有自信。 (參考 聖地牙哥大學認知科學家史蒂芬・道〔Steven P. Dow〕所做的實驗)
由此可知,一開始提出數種方案,較容易產生良性互動。
▲跟客戶與老闆談方案的時候,不要只提一種。(圖/免費圖庫pakutaso)
提出企畫案或簡報資料時,大多數人總認為:「拿出最好的成品是員工的職責所在。」 但是,只提出一種方案,就必須要有心理準備,你所提出的企劃案結果可能很危險。因為負責審閱的人必須被迫在「YES」與「NO」之間做抉擇,而為了不傷害你的自尊,他們很可能耗費心思提出更麻煩的要求,或是拐彎抹角將企畫案打回票。
這不能怪任何人,因為讓會議桌上只有一個方案是非常不智的。如果希望企畫者與審閱者能氣氛融洽的開會討論,就不該只提出「一件嘔心瀝血的方案」,而應該提供「數種粗略的草案」,讓大家有思考討論的空間。
若是有好幾種備案,就比較可能產生正面的意見,例如,可能會出現「這一案的這一點和另一點組合起來,感覺很不錯」,或是「這一案最接近我想要的感覺,但若是再加強這方面也許就更好了」,像這樣多種備案不僅能讓專案進展順利,也能提高企畫的品質。製作資料也是如此,與其反覆寫了又刪,不如大致提出三種方案讓對方可以進行比較,以便打造出完美的成品。
提案時,至少提出三種構想。
本文摘自《這些心理學實驗告訴你這樣做事最有效》/池田貴將(Open Platform 公司社長)/天下文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