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蚊蟲傾巢而出,讓你不堪其擾嗎?(圖/達志/示意圖)
文/徐嘉賢醫師
最近蚊子有增加了,門診裡面留意到被蚊子叮到的小朋友的手腳、臉上紅紅腫腫的狀況越來越多。有的甚至會引發全身性的蕁麻疹過敏發作。對於防蚊的誤解和迷思,之前整理過的一個表格,歡迎大家分享。
▼網路流傳「防蚊12觀念」醫師要來破解啦!(圖/徐嘉賢醫師授權提供)
#止癢
用指甲在叮咬處壓十字來止癢,其實這一個觀念是利用神經生理學中的「痛或壓」感,去短暫取代「癢」的感覺,效果非常短。(就好像打完針,或撞到,用手去揉傷口,感覺就會比較不痛一樣,但是效果都非常短暫)。用口水更是不衛生。用筆畫圓圈真是有創意,是結界的概念嗎?
#改變酸性體質
人體的酸鹼值就在7.35至7.45之間,在正統的醫學裡面,沒有所謂的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也不是那麼容易靠食物或飲料或保健產品改變身體中的酸鹼值。身體的酸鹼值是很重要的功能,若變得更鹼性或更酸,對於醫生來講,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而且也沒有研究顯示改變身體的酸鹼值,蚊子就不會叮你。
#天然最好?
市面上很多種不同的防蚊產品:成分、貼片、扣子、手環等等,哪些才是真正有效的?天然的精油或植萃真的最好嗎?
可防蚊的精油中,以檸檬胺(oil of eucalyptus) 為代表。研究是告訴我們高濃度的檸檬胺,效果等同於DEET。但是...其實很多產品標榜天然的成分,其實都是用化學的方式來複製,或者他沒有告訴你,它的效果非常的短,或是它的濃度是多少⋯⋯所以大家不要被「天然」或是「植物萃取」所迷惑了,請看清楚標示,標示不清的產品請跳過吧。
#敵避DEET
很多產品上面都會註明:不含敵避DEET,讓人以為它是什麼有毒物質?其實它是很有效的防蚊液,使用時注意:不同年齡,要用不同的濃度:
#成人:DEET濃度≦50%
#兩個月以上的孩童:DEET10%至30%,且回到戶內後要清洗乾淨。
#兩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建議使用含有DEET成份之防蚊藥劑,建議使用外在遮蔽的方式(例如淺色長袖衣褲及蚊帳)防止蚊蟲叮咬。
含敵避防蚊液分環保署跟衛服部有許可的,環保署許可的是用於環境中物品(沙發、窗簾、床單等),而衛福部許可的是經食藥署檢驗的,是可以直接塗在皮膚上的。
Picaridin這個防蚊成分非常的安全,而且有效。兒童及孕婦都可以使用,較為不刺激皮膚。在國外已經使用多年,只可惜礙於台灣法律的關係,一直遲遲沒有開放正式進口許可。但有好消息,今年2017環保署通過開放進口!
#貼片扣子
防蚊貼片、扣子、手環愈來愈多人使用,它們的成份大多以精油居多,能夠驅蚊的範圍大小較局限。建議父母別太依賴,以為貼或扣上去後,一整天都安全無虞了,時效性也是要注意。
#電蚊香
電蚊香的成分,大多以除蟲菊精類的居多,使用時可以把門窗關閉,但是人不要在室內裡面。進入房間後,要保持通風。為什麼呢?因為除蟲菊精,是屬於「殺蚊」成份,若吸入過多,會有神經毒性的疑慮。
本文經授權轉自: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