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退休好幸福
有人說,痛風發作的疼痛宛如刀子鋸一般難熬。現代人的飲食越來越精緻,許多人在大魚大肉後發病,因此,痛風又堪稱是最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到底為什麼會產生痛風?又應該怎麼預防呢?
男性為大宗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張又升指出,臨床上的數據顯示,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與停經後的女性,其中男性佔了八成以上,當急性痛風發作時,患者的關節處會有紅腫熱痛等表徵,尤其在下肢關節的地方,為最常見的發病位置。
當血液中尿酸的濃度越高,且無法順利排出時,尿酸結晶就越有可能沉積於關節及滑液囊、肌腱甚至皮下等軟組織,可能促使該部位發炎。張又升醫師說明,在急性期發作時,醫生通常會給予口服的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秋水仙素,必要時也會使用口服或注射的類固醇,來緩解症狀。抽取發病時的患者關節液於偏光顯微鏡底下觀察,如果有尿酸鈉鹽結晶,即可確定為痛風。
從飲食、生活做起
張又升醫師表示,想要預防痛風,和日常生活中的作息、飲食脫離不了關係,做到以下3點,即可有效避免:
1. 高普林類食物少吃:舉凡火鍋、海鮮、紅肉、內臟,吃太多會使尿酸值上昇,引起急性痛風發作的機會就很高。
2. 少喝酒、甜食:因為酒精與各種甜點類食物會降低尿酸的排泄,誘發痛風。
3. 多喝水、規律作息:最後,平常多喝水可促進身體代謝,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控制體重,並避免不當的暴飲暴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