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心血管內科醫師詹益欣說明,長庚研究團隊發現口服抗凝血新藥可以降低心房顫動的治療風險。(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心房顫動是一種老化疾病,40歲以上民眾終生約有1/4機會罹患,若沒有治療,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缺血性腦中風。不過,用於降低中風風險的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又有容易增加出血等副作用,若是腦出血,死亡率可達五成。長庚研究團隊今(4)日發佈研究成果,發現口服新藥可以降低出血風險,也能減少腎臟損傷。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詹益欣指出,國內每年新發生的心房顫動患者約三萬人,主要是因為心房內不規則電氣活動使心跳呈現不穩定速度,這也使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阻塞,就會引起缺血性腦中風。統計約每6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每5小時就有1人因為心房顫動中風。
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治療分為兩個面相,第一是疾病本身的心律不整問題,可用藥或者手術等方式使心跳恢復正常;其次則是針對併發症中風的風險,經過評估風險高者需用口服抗凝血藥物治療。不過,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的副作用容易增加出血風險,最嚴重會有腦出血風險,一旦發生死亡率可達到50%。而且亞洲人因為基因遺傳、飲食習慣等因素,服用Warfarin腦出血風險是西方人的4倍。
林口長庚醫院心內醫療團對和長庚大學生物統計研究中心利用台灣本土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兩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及Rivaroxaban與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相比,可以減少缺血性中風、腦出血、顱內出血的發生。
▲▼長庚研究團隊發現口服抗凝血新藥可以降低心房顫動的治療風險 。(圖/長庚心血管內科醫師詹益欣提供)
研究顯示,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比較,Dabigatran可顯著減少29%缺血性中風發生率、35%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及56%顱內出血發生率。Rivaroxaban則可顯著減少43%缺血性中風發生率以及70%顱內出血發生率發生。另外一則研究更發現,Dabigatran和Warfarin相比減少急性腎臟損傷風險。
詹益欣指出,新型藥物若符合條件可由健保給付使用,不過仍有必須注意的地方,因為藥物必須由腎功能代謝,慢性腎臟病4度以上等腎功能不好者不建議使用;瓣膜性心臟病造成的心房顫動,或是置換金屬瓣膜患者醫學上亦不建議使用。
詹益欣說,心房顫動的症狀並不典型,常見有心悸、喘、頭暈,偶爾還會有像是鬼壓床等睡覺時難以動彈情況,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建議民眾定期自我檢測脈搏,若發現脈搏不規則,就要多提高警覺並及早就醫檢查。
林口長庚心臟內科醫療團隊建議,民眾在日常生活上減少鹽份攝取,多吃魚,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以及適當運動並維持健康體重等,同時戒菸及避免過量飲酒,均有助於維護心臟血管健康,及減少心房顫動及中風風險發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