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郭綜合醫院中醫部主任游尚副表示,對於怕風怕冷、畏寒喜暖的冬病而言,目前則是治療的最佳時機,而三伏貼是一劑良方。(圖/郭綜合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時序入夏,熱浪來襲讓人受不了,台南市郭綜合醫院中醫部主任游尚副表示,對於怕風怕冷、畏寒喜暖的冬病而言,目前則是治療的最佳時機,而三伏貼是一劑良方。
游尚副主任表示,在冬天發作的疾病有呼吸系統、骨關節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具體來說「冬病」的易發人群多為虛寒性體質,通常的癥狀有怕風怕冷、神倦易困、手腳冰涼、畏寒喜暖等,中醫稱之陽氣不足。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
冬病夏治的三伏天即將到來,今年三伏天具體時間:初伏 10 天為7月12日~21日;中伏 20 天為7月22日~8月10日;末伏 10 天為8月11日~8月20日,郭綜合醫院中醫部即日起接受預約貼敷。
游尚副主任指出,冬病夏治源於《黃帝內經》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根據《內經》所述,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界的陽氣相符,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尤其是“三伏天”,此時人體經脈氣血運行旺盛,此時治療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熱治寒、鼓升陽氣,驅散體內寒氣,調整陰陽,從而達到事半功倍,降低冬季發病頻率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效果。亦呼應中醫的「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養生理念。
「三伏貼」適用於虛寒類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體虛感冒咳嗽、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瀉、風濕及類風濕關節炎、痛經、頸肩腰腿痛。游主任表示,在冬天發作的疾病有呼吸系統、骨關節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
具體來說「冬病」的易發人群多為虛寒性體質,通常的癥狀有怕風怕冷、神倦易困、手腳冰涼、畏寒喜暖等,中醫稱之陽氣不足。而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
游尚副主任指稱,三伏貼是將特製中藥膏敷貼在體表的穴道上,令其藥氣經由穴道、經絡,漸次傳遞到臟腑,以暢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機能。三伏貼用的藥膏原名「益元膏」,之所以稱「三伏」,因以節氣在農曆的初伏、中伏、末伏三日,約在國曆的7、8月間,氣候為一年中最熱。
傳統中醫認為,在大熱天以熱性藥治寒性病,天候+藥物,效果加乘,又幾乎沒有內服藥對內臟的負擔,故一般用治虛寒性上呼吸道疾病、皮膚過敏,如過敏性鼻炎、氣喘、咳嗽、異位性皮膚炎等等,這些疾病在古典中醫屬肺系統的範疇,常敷貼的穴位亦以肺系統的穴位為主,如天突、百勞、肺俞、風門等等,另可加敷調整全身臟腑機能的穴位,如肝俞、脾俞、腎俞等。據貼敷療法通常以三年為一個療程,病情嚴重的患者可適當延長療程。
「三伏貼」在貼敷中要密切觀察,謹遵醫囑。貼敷時間需要恰到好處,時間太少療效會差,太多則容易起皰,損傷皮膚,造成痛苦。貼敷時間的長短必須以病人的反應為度,一般以局部皮膚有微熱感為宜。在貼敷期間,飲食方面要吃溫食,盡量吃得清淡有營養,不宜過飽過甜,少飲酒,不吃生冷食物、冰鎮飲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和魚蝦等。吸菸者應盡量戒菸,平時注意預防感冒,鼓勵病人進行適當體育鍛煉,氣候驟變應注意保暖,防止受寒。
不過,游主任提醒,並非每人都適用三伏貼,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的疾病,對於陰虛內熱體質、濕熱體質暫不宜貼伏貼,所以廣大患者不能盲目跟從貼三伏貼,以免傷身。熱性疾病如糖尿病、結核病、感染性疾病等忌用。另外,5歲以下兒童,妊娠期、月經期婦女,以及嚴重心臟病、瘢痕體質、皮膚病、過敏體質患者也應慎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