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退休好幸福
腦部手術,聽起來是一種具有高風險,又容易有後遺症的大型手術,非不得已,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的頭顱被剖開,光用想得就覺得渾身發麻。1967年,第一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機,加馬刀正式問世,透過集中型輻射線照射、不必動開顱手術,就能縮小腦部腫瘤,且不傷害周邊的神經組織,可說是醫療史上的一大進步。
201根伽馬射線的集中照射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蘇泉發說明,加馬刀是一種利用201根加馬射線的集中,產生能量後照射頭部的醫療技術,加馬射線可穿透組織,如同太陽光的聚光點,將一束束微小的能量,置入周邊往中心直射,內部腫瘤因為接受了極強的治療劑量,進而刺激腫瘤達到縮小控制腦瘤生長的效果。
比起傳統的開顱手術,加馬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的重點在於,單次、小範圍、高劑量的照射,還可避免周邊的組織神經,因開刀所產生的風險;也不會因為射線偏移,而照射到其他正常的組織,因為經由頭顱骨固定,加馬刀針對腫瘤照射的精準度,接近百分百,安全可靠。
乾燥花的原理
看到這裡,相信許多人心中會有疑問,所以經過加馬刀的照射後,腦瘤就會完全消失不見嗎?
對此,蘇泉發醫師解釋,接受加馬刀的治療後,腫瘤原則上剛開始並不會有太大改變,通常於術後3個月才開始出現效果,到6個月時最為顯著,有些甚至會有稍微腫脹的情形,但之後會慢慢縮小,只要腫瘤沒有持續生長就算成功。根據統計顯示,以腦膜瘤與聽神經瘤而言,15年內的控制率高達90%至95%,成功率有9成5;蘇泉發強調,加馬刀的治療重點於腫瘤的控制、破壞組織的DNA,如同一朵乾燥花,即使形體還在,卻無法再吸收養分如鮮花般一樣繼續生長。
適應症與注意事項
當然,並不是所有腦部腫瘤都適合以加馬刀做治療。蘇泉發醫師指出,當有下列2種情形發生時,就不適用加馬刀治療:
1.腫瘤直徑大於3公分:當腫瘤超過3公分,範圍太大有可能已經壓迫到正常的腦組織,影響到正常神經功能,此時以腫瘤的位置做考量。可先以開顱手術安全地切除部分腫瘤後,再以加馬刀做治療控制。
2.惡性膠質細胞瘤:這類型的腫瘤復發太快,為擴散型的生長方式,腫瘤組織邊緣不清楚,使用加馬刀治療效果不佳。
目前,根據臨床上的數據顯示,與聽力有關的聽神經瘤,在加馬刀的治療上有很好的效果,可控制時間長達15年以上。患者常見症狀為患側聽力下降、暈眩,甚至無法行走,經治療後,每年追蹤一次,有些病人,15%至20%患者,會有術後腫瘤膨脹的問題,但不久後便會消失,不必過於擔心。
另外,有些腫瘤過大,超過3公分,但因位置特殊,仍須加馬刀治療,治療後會產生水腫,此時須依醫師指示,服用消腫藥物一段時間,避免進一步神經功能變化。臨床上,大部分病患均能控制得宜。
加馬刀的出現,為醫療史上的一大進步,不過是否適合每個人,仍需以專業醫師討論後,再決定適用的治療方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