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救援療法 可幫助控制血糖

▲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科黃聖德醫師表示,糖尿病友應正確認識胰島素,並配合醫囑接受治療,就可免去許多無法挽回併發症之發生。(圖/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糖尿病占台灣十大死因之一,要將糖尿病控制好,提升國人對胰島素使用的正確觀念,是關鍵性因素,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科黃聖德醫師表示,胰島素在糖尿病治療的應用早已行之有年,可惜許多人的觀念仍然停留在10多年前,甚至相信民間流傳的錯誤觀念,因而延誤了黃金治療時機,十分可惜。

黃聖德醫師舉案例說,一位58歲剛診斷出糖尿病的男性患者到門診求診,主訴他使用口服糖尿病藥效果不佳,早上起來血糖都2、300,經查看其藥單,已開了2種不同中等劑量的藥量,檢查醣化血色素( HbA1C )竟高達13.4%,離標準的小於7%相當遙遠,詢問起來飲食控制已相當嚴格,原本常喝飲料的習慣都已忌口,他不理解為何血糖這麼難控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醫師告知患者,早期施打胰島素1月胰臟功能會上升,吃的藥會變得比較有效,甚至藥會變少,你可以接受嗎?患者相信且有勇氣接受,除了吃藥外,每天還施打一次胰島素,一個月後病人已將胰島素停掉,且只用了一種比之前更低劑量的藥,血糖就控制得很好了。

黃聖德醫師表示,國人對胰島素常有錯誤的迷思,若有正確的認知,對日後糖尿病的控制是很有效的。很多人都以為胰島素是等到吃藥沒效,控制很差時才施打,事實上,近期的研究發現早期施打胰島素,不但可以在短期內將血糖控制下來,而且還可提升胰臟功能,之後不但可以將胰島素停掉,且病人使用的口服藥有可能會更少,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救援療法」。因此,如何讓民眾破除使用胰島素迷思,了解早期使用的好處,對於日後糖尿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黃聖德指出,一般國人常見使用胰島素的迷思有:迷思一:「使用胰島素會傷腎」。事實上並不會,傷腎的是高血糖,因此使用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好反而保護腎臟。迷思二:「使用胰島素打針會很痛」。事實上目前針頭已經改良的很細,而且是注射在皮下,若以正確的方式注射,其實是不怎麼痛的。

迷思三:「打胰島素就一定要終生施打」。事實上不一定,由上述的案例可知,胰島素用在早期施打可提升胰臟功能,之後便可以將胰島素停掉只靠藥物治療。但若罹患糖尿病時間過久可能會引起胰臟功能不足的問題,這時單靠藥物的功效就會有限,即時的補充不足的胰島素,就變為必要手段,此時才需要終生施打。

迷思四:「被醫師告知要打胰島素,是一種懲罰。」許多人提到要打胰島素,會產生極大的罪惡感,覺得一定是因為自己過去沒有節制生活習慣導致,於是極力抗拒胰島素。我們必須破除病人這種負面想法,事實上胰臟功能隨著年齡會有一定程度的退化而造成功能不足,只靠藥物控制血糖不夠,必須加上胰島素幫助,這是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黃聖德醫師說,糖尿病控制不良會產生許多併發症,例如小血管疾病包含眼、腎、神經功能的病變,像是失明、腎衰竭、腳麻等;大血管疾病包含中風、心臟病、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導致腳截肢等,都嚴重影響生命安全及生活品質。

黃聖德強調,雖然我們可以靠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來減緩胰臟的功能退化,但真的遇到功能不足血糖高起來時,除了檢討改進飲食運動習慣之外,有時真的只是自然病程所致,在過去沒有胰島素的時代,面對這樣的狀況只能束手無策,所幸今日醫學進步,可以適時的補充胰島素,將血糖降至正常值。因此,呼籲糖尿病友應正確認識胰島素,並配合醫囑接受治療,就可免去許多無法挽回併發症之發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