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知錯你還一直唸? 8種有害的批評方式...父母注意!

▲哭泣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教育小孩,很多父母都會希望用鼓勵、誇獎的方式,但當他們跟孩子說出口的時候卻往往是批評,批評不見得能有好效果,反而傷害孩子,影響親子關係。心理諮詢師張麗就撰文指出,嘮叨、比較等8種批評方式是有害的。

1.嘮叨式批評
心理學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超限效應」,指的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現象。張麗說,有些人批評孩子的時候,往往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嘮嘮叨叨,本來孩子都說「我知道錯了」,大人卻不知道見好就收,結果孩子對自己的錯誤反而不以為意了。她建議,要適可而止,就算孩子沒有承認錯誤,大人把事情的利弊說清楚就可以停止,剩下的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協同式批評
父母屬於家庭的建設者,兩人就比較默契,孩子是後來的加入者,很需要來自父母的接受和認同。張麗指出,孩子犯錯了,如果父母一起批評,只會讓孩子感覺「你們都不喜歡我,都不愛我」。她建議,通常需要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一方批評,另一方趕快給孩子一個台階,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同時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3.比較式批評
在擁有超過一個以上的孩子的家庭,很容易拿一個和另一個比。張麗認為,這樣做是百害而無一利,本身孩子因為出生順序就存在競爭,父母的這些語言會把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白熱化,當孩子希望自己跟父母的關係變得更親密,也就是想要獨占父母時,孩子就會視彼此為眼中釘

▼親子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4.結果式批評
生活中父母往往重孩子行為的結果,而不看重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張麗舉例,有的孩子想幫父母做事,父母卻以「浪費時間」、「你會把碗打碎」等藉口拒絕,忽視孩子難得的積極性,無心的一句「別搗亂」甚至會讓孩子好不容易易鼓起的熱情備受打擊。另外,就算接受孩子的幫忙,大人也最好不要說「拖拖拉拉幹什麽」、「快點做完」等。

張麗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叫孩子一起進行家務勞動,開始的時候父母示範,然後讓孩子練習,等孩子真的學會了,就可以放手讓孩子幫忙。

5.情緒發洩式批評
張麗說,批評孩子絕不應成為父母發洩情緒的渠道,當然情緒失控在所難免,所以偶爾向孩子坦露感情,也是很有效的育兒手段,但前提應該是為孩子著想,絕不能為了緩解自己心裡的情緒而向孩子宣洩。「請仔細思考批評孩子的真正意義所在。」「孩子不是附屬物,請選擇尊重孩子人格的批評方式。」

6.沒有重點的批評
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往往會思維擴散,接二連三地回憶起孩子以前也多次做過同樣的事,於是覺得孩子屢教不改。不過,張麗認為,這樣孩子會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被罵,因為本來已經過去的事,卻被父母再次提及並以此為由批評「無可救藥」。她強調,批評孩子最基本的一點是,只能針對當時發生的行為。

▼教育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7.期待過高式批評
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犯錯後覺得不可思議,感覺自己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不過,張麗指出,假如父母說出「你應該能做到才對」這類話,孩子就會以為只有不失敗才會得到父母的愛,所以孩子會不顧自己的本色,憑空創造出一個能夠滿足父母期望的「虛幻的自我」。

8.質問式批評及後續
有時候,父母會用一連串的「為什麽」要求孩子給出回答。張麗指出,其實孩子很想做好,但他就是沒有做好,他也不知道原因是什麽,如果父母不停質問,孩子在緊張之餘只能禁閉心扉而無法回答;失敗後再被一再批評,心扉甚至閉得更緊,這時候父母可能會認為孩子是故意的,就開始說出「無可救藥」、「你完了」等否定人格的話,在孩子心裡留下超乎想像、久久難以癒合的創傷。

張麗最後強調,不是不能批評孩子,但要就事論事抓住重點、注意批評的及時性,以及不對孩子的人格做任何評價,而是去看孩子行為的動機,可以批評裡有誇獎。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