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患不用麻醉切片 「吸食鹽水」就能引痰找發炎細胞

▲氣喘患不用麻醉切片,「吸食鹽水」就能引痰找發炎細胞。(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氣喘普遍認為是呼吸道暴露過敏原後產生免疫反應,但也和遺傳、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相關。為了解慢性呼吸道發炎致病機轉、疾病嚴重度及不同藥物治療效果,台北榮總利用非侵入性的「引痰檢驗」,讓病患只靠吸入食鹽水引痰,不需施行支氣管切片或沖洗術,大大減輕病患對檢查的恐懼,讓治療更精準有效。

台北榮總胸腔部臨床呼吸生理科主任彭殿王表示,氣喘治療以吸入性類固醇為主,引痰檢驗可發現不同細胞分型對類固醇治療效果有不同影響。若痰液中的發炎細胞以「嗜中性白血球」為主,代表患者通常年紀較大、有抽菸病史、過敏成份低;反之,若氣喘患者痰液中以「嗜伊紅性白血球」為主,患者年紀通常較輕,且有較嚴重的氣道過度反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氣喘患者痰液中以「嗜伊紅性白血球」為主,患者年紀通常較輕,且有較嚴重的氣道過度反應。(圖/兒童檢查氣喘/ETtoday資料照)

此外,難治性氣喘的呼吸道炎症病變,常以「非嗜酸性白血球」(特別是嗜中性白血球)為主。因此,評估氣喘不同表現型對於治療策略的選擇十分重要。另,部分病患若重疊氣喘跟慢性阻塞性肺病兩種病史,無法僅憑肺功能檢查診斷,引痰檢驗能進一步分辨病患的疾病類型與治療方向。

彭殿王提到,傳統呼吸道發炎細胞鑑定必須利用支氣管鏡,將病患麻醉後由口或鼻腔經聲門進入氣管切片,或將無菌生理食鹽水灌入支氣管中,再回抽分析肺泡液體的各種發炎細胞的組成分布,觀察呼吸道發炎的變化。但切片檢查可能造成病患出血、缺氧,或因麻醉可能產生過敏性休克、呼吸抑制或血壓降低等風險,而經鼻腔或口腔進入原本無菌的呼吸道檢查,亦可能發生暫時性的菌血症或發燒等等,步驟繁複,危險性相對較高。

▲台北榮總舉辦引痰及一氧化氮檢驗 讓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療更精準記者會。(圖/記者嚴云岑攝)

「引痰檢驗」是透過超音波震盪器將高張溶液食鹽水轉化成微小分子,由病患吸入呼吸道藉此產生痰液,測定分析了解呼吸道的發炎狀況及病理性變化,台北榮總胸腔部在過去12年中利用此技術研究氣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之發炎機轉、鑑別診斷及對不同藥物的治療效果接近600例,並發表多篇文章於國際性呼吸學門前五大期刊,在臺灣甚至亞洲居於領導地位。

目前研究更發現在氣喘病患中,一氧化氮的濃度高低與痰液中的嗜酸性白血球有正性相關,可以當作幫助診斷及治療的有效工具。由於痰液處理過程繁瑣耗時,並非所有大型醫學中心皆有能力或意願發展,期許未來能建立大型平台,透過高張溶液引痰試驗及一氧化氮吐氣試驗簡單步驟,彙整足夠的病患資訊,了解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現型,更深化臨床與基礎研究,造福更多病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