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 小心變成「小鹿斑比」!

▲「汗斑」台語稱「白癬」,正式的名稱為「變色糠疹」。(圖/成醫提供)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一名媽媽帶著國中生的兒子來到成大醫院皮膚科門診,掀開男孩上衣,背部及前胸都是邊緣不規則、小點或融合成大片的白色病灶,細看上面還有輕微的脫屑,醫師懷疑是黴菌感染,刮了皮屑做檢查證實是俗稱的「汗斑」,經開給抗黴菌藥膏,及請家長自行購買抗皮屑芽孢菌的洗髮精回家塗抹身體,進行治療。

成大醫院皮膚部徐慈謙醫師說,在悶熱的梅雨季裡,門診常會看到胸、背部及手臂上出現像梅花鹿般、大小不一的紅褐色或白色斑點,平日裡幾乎沒有症狀,但流汗後可能會有癢或刺痛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汗斑(Tinea versicolor / pityrasis versicolor)」,台語稱「白癬」,正式的名稱為「變色糠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門診常會看到胸、背部及手臂上出現像梅花鹿般、大小不一的紅褐色或白色斑點,平日裡幾乎沒有症狀,但流汗後可能會有癢或刺痛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汗斑。(圖/成醫提供)

由於皮膚常見的菌落馬拉色菌屬(Malassezia/ Pityrosporum orbiculare)在夏天或悶熱時容易增生,居住在熱帶或亞熱帶的人特別容易反覆發作,尤其是年輕族群,此疾病雖不易根治,但還容易治療、控制。

治療汗斑,除醫師給予外用的抗黴菌藥膏外,患者也可自行購買含能殺死皮屑芽胞菌成分ciclopirox、ketoconazole、zinc pyrithione、selenium sulfide/disulfide等的「洗髮精」塗抹於「身體」,停留5至10分鐘再沖掉,每週2至3次,以降低菌量,防止發作。少數難以治療或病灶面積較大的患者,醫師可能會考慮給予口服抗黴菌藥物。

徐慈謙醫師指出,治療汗斑後的皮膚因黴菌破壞黑色素,會留下深淺不一的色素變化,通常會在數個月後漸漸回復,千萬不要以為還沒好而一直吃藥或擦藥。

▲成大醫院徐慈謙醫師指出,治療汗斑後的皮膚因黴菌破壞黑色素,會留下深淺不一的色素變化,通常會在數個月後漸漸回復,千萬不要以為還沒好而一直吃藥或擦藥。(圖/成醫提供)

徐慈謙醫師也提醒,患者應儘量保持身體乾爽,流汗後儘速把身體擦乾,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若因職業或體質關係容易身體潮濕,衣物可儘量選擇透氣吸汗的材質,或是多準備幾套衣物,流汗後直接替換,避免黴菌滋生。

關鍵字: 夏天 小鹿斑比 汗斑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