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難免吃些粽子應景,如何聰明吃讓營養師來教你!(圖/業者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端午佳節來到,又有連續假期,難免會購買並食用各式粽子及佳節食品,然而傳統粽子熱量高,怎樣吃才能沒有負擔又開心過節呢?大千綜合醫院賴佳妤營養師提供七招,讓你可以滿足口慾又不擔心身材走樣。
常吃的粽子,如北部粽、南部粽或客家粿粽,因含有蛋黃、香菇、蝦米、五花肉、紅蔥頭等食材,一顆粽子熱量幾乎等同於一個便當(近700大卡);甜粽如豆沙粽,若添加過多糖及油,其熱量也容易有500-600大卡;為消暑而推出的冰粽,份量及油脂含量較一般粽子低,熱量約300大卡,但多為甜內餡,因此建議不宜過量食用。而市售粽子為顧及色、香、味俱全,大多高油、高鹽、低纖維,使得熱量、飽和脂肪及膽固醇過高,如果吃太多,可能造成肥胖和膽固醇跟著升高,增加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血脂,更是一大負擔。
賴佳妤營養師提供七招輕鬆過端午小撇步,讓民眾可以在過節之際,也能保持輕盈好身材。
1﹒少吃高熱量配料
選擇低熱量食材,如:蕈菇類、紅蘿蔔、筍丁、蒟蒻、魚肉、雞肉或瘦肉等,取代高熱量的五花肉、花生、鹹蛋黃。
2﹒替換主食類
傳統粽的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症狀發生,建議可以五穀米或薏仁、南瓜、地瓜等增加口感與膳食纖維攝取量。
3﹒醬料減半更清爽
吃粽子時常使用蕃茄醬或甜辣醬等醬料,其內含高鈉、高糖、高油,不利心血管及腎臟疾病的控制,應盡量減少食用。
4﹒視為正餐非點心
粽子的熱量足以當作正餐,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作代換;建議一次最好不要超過兩顆粽子,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可以分餐食用或與人分享。
5﹒外購原則
許多販售的粽子有熱量標示,建議優先選購熱量較低或較小的粽子,其相對熱量較低,容易控制熱量攝取。
6﹒新鮮蔬果不可少
粽子的蔬菜量比例低,應搭配蔬菜食用,餐後攝取足量的水果,不僅達到均衡飲食,亦能幫助解油膩、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促進消化。
7﹒飯後活動不嫌多
飯後半小時可進行適度活動,幫助腸胃道消化、消耗熱量並減少脂肪累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