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見過的腰果!「屁股」長著一個好吃的大「瘤」

文、圖/摘自《吃出堅果的學問》

若要從琳琅滿目、營養豐富的堅果大家庭中選出一位「果姿」最奇特的選手,你會投票給誰?椰子、花生或是開心果?

我會提名腰果。若你見過它的本來面目,相信你也會支持我。因為腰果在樹上時的樣子,與我們平日吃的腰果仁大相徑庭:腰果仁在樹上的時候,不是原味腰果仁那種米白色,也不是炭燒腰果仁那種淡咖啡色,而是淺棕色的,還帶了一層不算厚的殼。

最奇特之處在於,腰果的「屁股」上還長著一個大大的「瘤」! 這個「瘤」是由花托變來的,在子房朝「堅果」方向發展的同時,花托也跟著長肉增肥、膨大成漿果似的「果托」,成熟時表皮蠟質亮滑,呈紅、黃或橙紅色。果托不僅樣貌像蘋果,果肉也很好吃,完全可以「冒充」水果,供人消暑解渴。

在腰果盛產地,人們送它一個形象的稱呼:「腰果蘋果」( Cashew Apples )。腰果蘋果柔軟多汁、酸甜可口,且富含維生素B和C,具備不錯的營養價值,而且還有一點很討人喜歡:吃起來方便,不必吐子。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表皮含有一種天然化學物質—漆酚,所以吃起來澀澀的,比較影響口味,有些人還會對此種漆酚輕微過敏—芒果皮也有幾乎相同的致敏性。

另一點不足是,採摘腰果蘋果後必須趁新鮮吃掉,因為它極容易腐爛,通常放置一天就變質了,所以無法長途運輸,因而市場上罕見腰果蘋果出售。總體來說,這是款不遜色於傳統水果的果子,在腰果產地,腰果蘋果都被直接置於水果攤上販售,銷量十分可觀。南美洲人喜歡將腰果蘋果製成腰果汁及風味飲料,尤其是巴西人享用「國飲」卡皮利亞(一種雞尾酒)時,總要加些腰果蘋果汁調味。印度人則進一步將腰果蘋果發揚光大,把腰果汁發酵成腰果酒,這個「咖哩王國」甚至還能把腰果蘋果炒成咖哩菜,或釀成醋、蘸醬、果醬等。總之,此「果」吃法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熱帶民族做不到的。

果殼有毒!還具有高度腐蝕性…
言歸正傳。腰果果托之上的腎形「堅果」才是真正含有種子的果實,這種子裡便藏著我們熟悉的腰果仁。不過,想吃到腰果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我們要解決掉一個棘手的傢伙—包裹在種子外面的剽悍果皮。這果皮非同尋常,不是你把吃核桃、椰子那套辦法照搬就能搞定的。因為它不僅固若金湯、堅不可摧,更要命的是,那平凡無奇的外表之下,潛流著無數滴毒辣的「腰果殼油」。何謂腰果殼油?此乃一種天然的樹脂,具有高度腐蝕性,觸及皮膚將引發皮膚炎或嚴重灼傷。因此,腰果核的殼是不容小覷、不可親近的。

遙想剝殼的機械設備出現之前,人工去除這套毒殼是多麼艱辛又危險的事。當時,人們要先把「堅果」晒乾,再置於火上烘烤,直至硬殼爆裂,毒辣的腰果殼油所剩無幾,才取下來冷卻,然後戴著手套取出果仁。即使這樣,除殼工人也常常受到殘餘殼油的毒害,因此,加工好的腰果仁自然成了「貴族」。據說,南美洲多數人熱愛腰果蘋果遠勝於腰果仁,我想可能就是因為從前腰果仁身價高高在上,當地百姓吃不起吧……

本文摘自《吃出堅果的學問》,時報出版
作者/陳瑩婷(江湖人稱「布瓜」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科普達人,熱衷植物科普寫作和自然觀察領隊講解,現任職中國科學院某技術中心,負責科普項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