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減肥」切除肌腺瘤 經痛不孕女隔月一圓當媽夢

▲子宮「減肥」切除肌腺瘤,經痛不孕女隔月一圓當媽夢。(圖/禾唯公關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年近30歲的洪小姐每月月經來潮都會嚴重經痛、臉色蒼白無法下床走動,甚至吃止痛要也無法緩解。婚後她嘗試受孕2年,卻遲遲沒有好消息,至大醫院檢查,發現2側的卵巢有子宮內膜異位瘤和子宮肌腺症,除非把子宮拿掉,否則無法改善。

想要孩子的洪小姐轉求助不孕科醫師,在中華民國生育醫會理事張帆建議下,使用改良的子宮肌腺瘤切除法,切除了大部份的肌腺組織,先幫子宮「減肥」,然後小心地切除兩側卵巢的腫瘤,保留卵巢的卵子,在手術後隔月就自然受孕成功,並誕下一名可愛的男嬰,讓她一嘗身為人母的喜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子宮肌腺症即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在子宮肌肉層裡面,月經來潮時,子宮的肌肉層會出血,當這些血停留在肌肉層內宣洩不出時,會導致肌肉層變厚變硬,久而久之子宮變的肥大而沒有彈性,月經來的時候,子宮不能收縮止血,因此患者臨床症狀為月經時大量出血而且劇烈腹痛。

▲子宮肌腺症子宮與正常子宮比較。(圖/禾唯公關提供)

張帆說,根據臨床觀察,有子宮肌腺症的病人,很大一部分都具纖瘦、皮膚白皙、看來心事重重等特徵,可能是經血過量所致。另外,大部份的患者個性特質為心思細密、習慣將事情悶在心裡、缺乏運動,因此在醫病溝通時,常覺得病人冷漠,沒什麼反應,等到看到超音波影像,才恍然大悟。因此,當醫師點出病人日常的生活形態和心理特徵,病人常能會心而笑,打開心房接受並配合治療。

約有20-30%進行子宮切除的案例中,被發現有子宮肌腺症的蹤影,肌腺症被發現和生育、接受子宮手術和情緒憂鬱有關。曾生育的人在懷孕過程中,胎盤細胞長入肌肉層,可能同時帶入內膜細胞導致肌腺症;曾接受人工流產的病人,過度的內膜搔刮,可能造成肌肉層出現傷口,使內膜侵入子宮肌肉層生長,增加子宮肌腺症產生的機會。

▲中華民國生育醫會理事張帆醫師。(圖/記者嚴云岑攝)

傳統肌腺症好發在40-50歲的年齡層,為了解決經血過多和經痛,醫師常會建議切除子宮;但近來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不孕族群也有嚴重的子宮肌腺症,成了不孕治療的挑戰。

張帆說,婦女不孕除了卵巢功能低落及輸卵管不通等問題外,子宮肌腺症也是主要原因。他說,懷孕就好比子宮是房子,受精卵為房客,而輸卵管則是通往房子的走道,若能夠先將自己的房子修整到最佳狀態,再帶房客進來,房客自然而然可以在裡頭住得舒適,房客也不會很快就選擇「離開」(流產)。

他呼籲,若婦女在生育上有困難,應遵循「婦科」、「不孕專科」、「產科」的「求子鐵三角」就醫模式,才能把握黃金期,大大提升受孕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