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一哭就餵母奶? 教你判斷嬰兒「餓的訊號」


▲餵母奶到底要不要一哭就餵?(圖/達志示意圖)

文/沈貞俐

母奶衛教常會提到,親餵母奶時,要「依據寶寶需求給予哺餵」。也就是說,寶寶想吃的時候就要餵。這時候就有一個問題來了,寶寶什麼時候想吃?

哭不一定是餓 餓不一定會哭
大家常有一個迷思,嬰兒「餓」的時候會哭,所以「哭」的時候,就要餵奶的時候。這裡你可以很明顯看到一個被大家誤解、或是說簡化的嬰兒公式:哭=餓。

但實際上,嬰兒哭不一定是餓,餓了也不一定會哭。嬰兒行為的細節很多,不過因為這裡是要先告訴大家「何時要餵母奶」,所以我們先把重點放在嬰兒「餓」的時候,會有什麼行為。

嬰兒有各種「餓的訊號」
嬰兒餓了最初的訊號,是伸舌頭、舔嘴唇、或不停開關自己的嘴巴。對,不要懷疑,嬰兒這樣就是他餓了,趕快抱起來親餵!

在餓的最初期,嬰兒的身體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動作,所以這樣微小的臉部訊息通常會被忽略,有些嬰兒可能又睡回去,造成嬰兒很乖、一直睡不愛吃的錯覺,或下次醒來就是突然地嚎啕大哭。如果此時還沒餵嬰兒,接下來他會稍稍地蠕動,然後開始舔他自己的手。

這是嬰兒的口慾嗎?不,並不是。口慾期的解釋眾說紛紜,但如果是在一個月內的新生兒,嬰兒「主動的舔手」,通常是餓而不是口慾。

我曾遇到媽媽跟我說,月子中心嬰兒室的護士說她寶寶口慾很強,很愛吃奶嘴,吃了才會安靜。這就是我前面提到「哭不一定是餓」最好的例子;寶寶離開媽媽待在嬰兒室,可能是需要安撫而哭,而吸吮可以安撫寶寶。這個寶寶是很需要安撫,而不是口慾很強。

如果此時還沒餵嬰兒,接下來他會開始躁動不安。可能開始揮手踢腳、抱起他時拼命在你懷裡磨蹭、頭在你胸口左搖右擺,身體可以見到大量的移動。然後,當嬰兒開始「哭」時,已經是「餓」的最後一個訊號了。


▲滿月前的親餵母奶寶寶,一下子就餓了,有時甚至不到一小時就要吃。(圖/達志示意圖)


另外一個常有的迷思是,如果寶寶有乳頭混淆,不肯吸媽媽的奶,那最好讓他餓久一點,餓到後來就不得不吸了?拜託,請千萬不要這麼做!

「哭」是「餓」的最後一個訊號
我最常用的比方是,今天如果你去一個餐廳吃飯,如果已經餓到受不了了,還會有耐心等主廚慢慢烹煮你的大餐嗎?先來份魯肉飯吧!同樣的,「哭」是「餓」的最後一個訊號,寶寶都已經餓到哭爹喊娘了,他還願意去嘗試跟練習親餵嗎?更不要說親餵時奶陣是間歇性的來,寶寶此時怎麼會有耐心去等奶陣呢?

還有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我真的很認真觀察我的寶寶了,他真的一點餓的訊號都沒有,一動也不動的一直睡,我到底要不要把他挖起來餵?」

以後我會寫有關嬰兒睡眠的文章,在此先簡單的回答「如果是一個月內的新生兒,而媽媽是依寶寶的需求親餵的話,盡量要白天二到三個小時、半夜可拉長到四小時,把寶寶叫起來親餵。」

除非你的寶寶體重增加良好,每天尿量都有重重的尿片超過六片,此時你可放心按照寶寶的作息走。不然正在衝奶量的媽媽,最好還是頻繁的餵奶。而且說真的,滿月前的親餵母奶寶寶,一下子就餓了,有時甚至不到一小時就要吃,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

或許聽到這裡有點沮喪,難道做月子都不能好好做,必須不停的餵奶嗎?相信我,只要方法對,還是有辦法一邊餵奶一邊好好坐月子的。我會努力寫出親餵母奶好好做月子完全手冊,敬請期待!

本文作者:沈貞俐醫師 (現任俐兒診所院長)
文章來源:台中母乳諮詢中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鍵字: 嬰兒 母奶 親餵 沈貞俐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