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與流感怎麼不一樣? 哪些是「併發症」高危險群?


▲感冒與流感都是藉由咳嗽、打噴嚏等方式,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過年結束後引發一波流感潮,不少民眾因不會分辨感冒與流感而延誤就醫,以致現在各大醫院急診室塞爆,救命葉克膜更一機難求。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賴新豪提醒,「流行性感冒」臨床症狀除了上呼吸道症狀外,還會伴隨3~4天高燒、頭痛、明顯肌肉關節痠痛及全身倦怠與虛弱,病程約要1~2周才能恢復。

賴新豪進一步解釋,「普通感冒」即是俗稱的感冒,普通感冒致病原有高達數百種不同病毒,其中較常見病毒為鼻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細胞融合性病毒、腺病毒等等。

而「流行性感冒」又稱為流感,其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其中又再細分為A、B、C三型。兩個疾病的傳染途徑皆為飛沫及接觸傳染為主,換句話說,就是藉由咳嗽、打噴嚏等方式,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或可能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水或鼻涕等黏液,再觸摸自己的口、鼻而受到感染。


▲流感會伴隨明顯肌肉關節痠痛及全身倦怠與虛弱。(圖/記者李鍾泉攝/示意圖)

臨床方面,普通感冒病毒或流感病毒感染後,約1~3天內就會有症狀出現,但兩者臨床症狀是有很大分別的。普通感冒的臨床症狀僅有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出現且少有高燒情形,病程約在2~5天內即可恢復。流感會伴隨3~4天高燒、頭痛、明顯肌肉關節痠痛及全身倦怠與虛弱,病程較普通感冒來的長,約要1~2周才能恢復。

賴新豪進一步解釋,「普通感冒」多半可自行恢復,多採用支持性療法且較少有併發症出現。「流行性感冒」除了支持性療法外,可依照醫師處方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且有較高機會有併發症出現,其中可能的併發症為肺炎、鼻竇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腦病變、腦炎、雷氏症候群等。賴新豪醫師建議,感染後容易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要施打疫苗。

哪些人感染後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孕婦。
.過度肥胖。
.2歲以下幼兒。
.65歲以上長者。
.罹患心肝肺等潛在性疾病者。
.居住於安養等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
.6個月大-18歲需接受長期阿斯匹靈治療者者。
.糖尿病、腎衰竭等慢性代謝性疾病、血紅素病變、免疫不全(含愛滋病毒帶原者)需長期治療、追蹤或住院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