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尿病藥「超傷腎」? 醫:三高失控後果更可怕

▲吃糖尿病藥「超傷腎」?醫:三高失控後果更可怕。(影/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只怕與糖尿病結緣卻不理睬。」70歲的桂女士於2005年罹患糖尿病,擔心從此生活將與藥罐子為伍,雖然依照醫護人員的指示暗示服藥,但有一次疑似因血糖過低引發突發性手腳無力跌倒住院,為了避免此現象再次發生,她開始使用血壓機自我監測,並定期做外丹功與健康操,患病至今已11年,病情仍獲得妥善的控制。

根據國健署調查,台灣每10位以上的20歲成年人,就有1位罹患慢性腎臟病,2013年需要洗腎之末期病患更高達7萬3339人,盛行率達3.1%。國健署慢防阻副組長賈淑麗表示,據調查,有46.6%的糖尿病患同時罹患慢性腎臟病,其中更有1/4進入末期前期,除糖尿病外,高血壓與高血脂也是主要成因。由於三高會失控加速腎臟病病變,她也建議糖尿病患者應早期介入治療,千萬勿輕信使用糖尿病與高血壓藥會傷腎的謠言,以免釀成憾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腎臟病學會理事長陳鴻鈞。(圖/記者嚴云岑攝)

台灣有7成族民眾的用藥觀念並不正確,許多民眾嗜好服用偏方、草藥、祖傳秘方,甚至有5成6的民眾認為按時使用糖尿病藥及高血壓藥會「傷害腎臟」。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對此表示不敢置信,因為全台糖尿病患者只有1/3的需要洗腎,有些人甚至控制了15~20年皆未發病,只有血糖、血壓控制不佳者,才有可能引發末期腎衰竭,建議患者隨時注意飲食與尿蛋白監測,才能有效延緩腎臟病變發生。

過去國內研究發現,糖尿病病患進行介入控制後,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者,發生腎病變的風險降低了27%;另外血壓收縮壓控制在130 mmHg以下者,腎臟病變的風險也降低了35%。陳鴻鈞說,糖尿病患者預防腎病變的方式,除了多喝水、控制三高與改變生活習慣外,更可透過驗尿檢查「腎絲球過濾率」,若發現數值介於45~90時,就代表已出現早期腎病變,需早期治療,以降低洗腎風險。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