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
嬰幼兒時期的小孩,通常都只能吃軟爛或流質的食物,但若時間一拿捏的不好,到了一兩歲的時候還是都以這些不用費力咀嚼的食物為主,當心孩子以後講話會發音不正確,導致臭乳呆!
▲ 嬰幼兒吃軟不吃硬 當心長大發音「臭乳呆」(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流質食品吃太多 男童講話臭乳呆
苗栗一名三歲男童,自從能呀呀學語,說的話也愈來愈多時,家人雖大感驚喜,但卻發現男童的發音極為不正確,例如「拼圖」說成「拼ㄎㄨˊ」、「我的」說成「我ㄍㄜ」,完全沒發現自己的發音有問題,遂給語言治療師診斷,研判是幼時吃太多軟爛副食品,導致口腔刺激不足,而出現的臭乳呆症狀。
語言治療師陳清栩表示,人體從出生後,構音器官由大動作開始發展,然後趨於精細協調動作,因此,語音發展有階層性,先是各種不同的聲音組合,從「嘗試-錯誤-嘗試-建立」中進步到真正的語音,讓兒童能慢慢控制構音動作的力度和協調,學習母語中的所有語音。若在說話時,構音器官運動的位置、速度、強度或是動作的協調出了問題,就是「構音異常」。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父母將講話發音不準確,歸因於舌頭太短,臨床上假如孩子的舌頭可以伸長至牙齒外並舔到上下唇,基本上就不會產生構音異常。
聽力損失 發音不標準最大主因
其中,聽力損失是導致發音不正確的最主要原因,陳清栩表示,一般臨床上測量聽力損失程度的方式有音量和頻率兩種。音量是聲音的大小,以分貝(dB HL)計算;頻率是聲音的高低,以赫茲(Hz)計算,有些聽力損失是較低頻率聲音聽得到,較高頻率聽不到。
假設某位輕度聽損兒童的聽力狀況是頻率2000到6000赫茲,音量大小是40分貝,因此若小於40分貝的聲音就會聽不見,像是ㄒ、ㄙ、ㄕ的頻率是2000到6000赫茲,音量是20到40分貝之間,他就會很難聽辨ㄒ、ㄙ、ㄕ,也會很難仿說「西、蘇、書」。
由於輕度聽損的兒童仍可以聽見娃娃哭聲、狗叫聲或機車聲等,在熟悉環境中,他們能因看懂手勢和表情而可準確完成口語指令,例如,看到吃飯知道要拿碗,而不是真的聽到媽媽叫他拿碗,因此不影響日常生活行為,就更難讓家長發現兒童的聽力可能是有問題。
陳清栩說,案例中個案經過多次治療與討論之後歸納發現,可能因小凡幼時食用的副食品多為軟爛食材,不需舌頭、牙齒攪拌咀嚼,使得口腔刺激不足,舌頭和牙齒運動的協調度不夠,所以ㄉㄊ難發音。
陳清栩提醒,構音異常可分為很多類型,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且複雜的,因此當小孩出現講話不清楚的時候,建議家長須帶孩子到復健科找專業的語言治療師評估,才可擬定正確治療方案,協助小孩建立自我聽辨能力和說話發音的自信,進而改善構音異常。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