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男腎移植「1個月突失明」 醫揪出罕病「aHUS」

眼睛。(圖/達志/示意圖)

▲醫師指出,一名患者罹患罕病,1個月內幾乎失明。(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14歲青少年因腎衰竭接受腎臟移植,但不幸發生排斥,導致仍需洗腎,且短短1個月就失明,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患者是「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醫師指出,aHUS屬於發病又急又快的罕病,半數患者首次發作,會在1個月就惡化為末期腎臟病,甚至會導致死亡。

台灣兒童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邱益煊指出,aHUS是一種補體調控因子突變的罕見疾病,一旦發病就會導致血管中廣泛出現栓,疾病進程快速,容易造成多種器官受損,如果沒有迅速給予適當治療,會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口長庚兒童腎臟科主任余美靜提到,之前就曾遇過一名患者,在接受腎臟移植後,發生排斥,不僅需要洗腎,2周內又出現單眼視力模糊,短短1個月就惡化到近乎失明,檢查才發現是aHUS患者,即時透過用藥治療,病情才順利控制。

但她也提到,並非所有個案都如此幸運,因為罕病認定和健保用藥需要經過審查,平均要等到1~3個月,之前就曾遇過一名男童患者,因藥物審查不及,錯過多次腎臟移植機會。

邱益煊說,根據研究指出,半數aHUS患者首次發作後1個月內就會惡化成末期腎臟病,許多先進國家的醫學會和期刊都建議患者要儘早使用補體抑制劑。

健保也在114年2月起新增給付長效型補體抑制劑,但用藥上仍面臨臨床迅速診斷、罕病認定和用藥事前審查流程繁瑣耗時等2大困境。邱益煊呼籲,希望未來可以流程簡化,包括基因檢測資料可後補、急迫狀態個案先用藥後補件,另外沒有出現典型症狀的患者,也可以使用病理切片作為診斷參考。

余美靜也強調,新藥給付範圍相較核可的適應症限縮,期盼未來針對特殊族群,如孕婦、等待移植的患者、合併免疫相關疾病等,可逐漸擴大給付。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