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不顧「小腿長糖斑」已是糖尿病併發症侵襲全身的警訊,後來慘洗腎。(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透露,一名60歲男子10年前診斷出第二型糖尿病,未規律服藥、也從不抽血,直到後來出現頭暈、視力模糊及泡泡尿才就醫。經檢查發現,他除了下肢有按壓水腫外,其兩腿脛骨前冒出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褐色色素斑」,數量很多。事實上,這是一堆恐怖的糖尿病併發症已開始侵襲全身的警訊,「這大哥半年內就洗腎了。」
洪永祥醫師曾在個人粉專分享,看診時檢視男子的雲端病歷,沒有任何抽血、驗尿報告,對於自身的血糖控制、有無蛋白尿及腎絲球過濾率更是一問三不知。直到看見他腿上的褐色色素斑,且對方自曝這2年越來越多,但因不痛不癢,心想「應該是小腿不小心刮到碰到的瘀血」而忽視。
「這很嚴重!」洪永祥警告,該現象代表身體即將或已出現一堆糖尿病恐怖併發症,必須盡快做腎功能相關檢查,果然報告一出「全部數據都是極差」,除了大量蛋白尿、腎絲球過濾率已降到第5期外。更慘的是,患者還有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病變、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後來在短短半年內就洗腎了。
▲不顧血糖任由它失控,小心出現腎病變要洗腎的比例高達40%。(示意圖/pixabay)
洪永祥指出,在台灣洗腎第1名的原因就是糖尿病,各國不同團隊的研究發現,糖尿病出現腎病變導致尿毒症要洗腎的比例高達30~40%,糖尿病腎病變具有一定的破壞速度,通常在10~15年會出現微量白蛋白尿,此為糖尿病開始出現腎病變的起始訊號,接著腎絲球過濾率會開始掉到60分以下,歷經第3期、第4期、第5期,經過25~30年就進入洗腎。
提到男子小腿上的明顯色素斑,洪永祥說,其醫學名稱為「糖尿病脛前黑斑」,也被稱作「糖斑」,是因長期高血糖造成微血管和神經的損害與慢性發炎,局部營養與氧氣不足,當遇到外界小刺激,如蚊子咬、撞傷或擦傷,就會留下色素斑。此被看作血糖控制不佳的信號,不會隨時間而變淡,但若積極控制血糖,糖斑會逐漸變淡、有部分甚至會消失。
洪永祥接著說,糖尿病脛前黑斑為糖尿病常見的下肢皮膚表現,早期常不痛不癢、小而平坦且邊界清楚的暗紅疹,後期會變大、變深,進展為直徑約12~15毫米、形狀不規則的萎縮性褐色色素沉著斑,可聚集成群或單一發生。糖斑一般現蹤於任何部位,但常見於下肢脛骨前方皮膚,這是因為該部位皮下脂肪含量較少、皮膚較薄,且也很容易受傷。
身為糖尿病糖友,一旦發現自己長了脛前黑斑該怎麼辦?洪永祥提醒,嚴格控糖最重要,糖化血色素要控制在7.0%、空腹血糖不要超過140 mg/dL、飯後血糖勿超過200 mg/dL,遵循醫囑服用藥物或施打胰島素皆可達標。再者則可運動與熱敷增加下肢供氧;以藥物或食物營養素促進微血管循環;多攝取抗發炎食材,以及積極保養下肢皮膚,可淡化脛前黑斑。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