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進補別瞎吃!中醫點名「7種常見湯品」過量反燥熱

▲▼薑母鴨,冬至,冬令,進補,藥膳,中藥,養生。(圖/記者許宥孺攝)

▲醫師提醒,薑母鴨、羊肉爐等湯品屬於溫補,吃過多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圖/記者許宥孺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隨著氣溫下降,「冬令進補」時節也到,不少人會開始吃等進補湯物,但中醫師指出,現代立冬進補建議以「平補滋陰」為原則,可以適度透過藥材調整,讓整體藥性「微溫」即可,常見的「麻油雞、燒酒雞、四物湯、八珍湯、十全藥補、當歸羊肉湯、薑母鴨」都屬於溫補,過度溫補反可能造成身體燥熱、頭暈等症狀。

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冬令進補是民間習俗,主要是過去農業社會的勞動工作較多,傷津耗氣及勞筋傷骨的人較多,在立冬後,天氣逐漸轉冷,過去累積的勞損病根都會在進入冬季後逐漸出現,因此傳統習俗會在這個時節進補身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現代人作息經常熬夜、久坐、運動量不足,飲食上高糖、高油等精緻型食物增加,經常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神經長期處於亢奮、慢性勞損造成氣滯氣血兩虛,飲食不當也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肌腺症等。

對此,周宗翰建議,現代人多虛多火,因此現代的立冬進補應以「平補滋陰」為原則,常見補氣藥材有黃耆、黨參,滋陰養血藥材有枸杞、紅棗、熟地,但建議可以調整搭配溫性藥材,如肉桂、龍眼肉、生薑,配合當令食材如大白菜、白蘿蔔、黑木耳、百合、玉米、豆腐、南瓜、馬鈴薯等可以兼顧食物營養素及藥性來調補身體,讓整體藥性「微溫」即可。

周宗翰提醒,過往立冬後進補常見的「麻油雞、燒酒雞、四物湯、八珍湯、十全藥補、當歸羊肉湯、薑母鴨」都屬於「溫補」,但進補必須根據個人身體狀態做適度調整,過度溫補食物反而會讓身體狀態惡化,輕則嘴破、口乾、身體燥熱、頭暈等不舒適症狀,若有婦科疾病如子宮肌瘤肌腺症,可能會加重體內黏膜急性發炎,另有特定疾病者,建議諮詢中醫師是否適合食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