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睡得死沉不見得好,要「醒了還能睡回去」才是真正的好睡眠。(示意圖/記者謝婷婷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你有睡好覺嗎?很多人一直以為睡得好就是「一覺到天亮,完全沒醒來」。但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睡得死沉不見得比較好,真正的好睡眠,是「醒了還能睡回去」,這是大腦進行清洗模式的「微喚醒」,將白天工作、用腦累積的代謝廢物進行大掃除的過程。至於睡整晚都不醒的人,腦裡這套掃除系統不一定有好好運作。
【3/4更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布查核報告,表示該說法錯誤解讀醫學研究,容易引人誤解睡眠中斷有助大腦代謝廢棄物,因此為易生誤解的訊息。查證後發現,持續、品質好的深層睡眠才有助大腦代謝廢棄物。】
張家銘醫師在粉專發文分享,最近一篇重量級期刊《Cell》的研究指出,大腦在睡覺時其實正忙著清垃圾,將白天工作、用腦累積的代謝廢物,例如跟失智症有關的β類澱粉蛋白、Tau蛋白,晚上靠著腦脊髓液流進腦組織,把這些「毒素」沖掉。這套系統稱為「腦淋巴系統」,專門負責大腦的夜間大掃除。
張家銘說,關鍵是這沖水掃地的過程,不是從頭到尾平平穩穩地開著水龍頭,而是一陣一陣的,一下沖、一下停,且每次沖水前還需要一個小開關來啟動,而這個開關,與人們半夜「醒來」那一下,可能有很大的關係。研究發現,在睡得最深沉的非快速動眼期睡眠(NREM),腦幹裡的藍斑核每隔一段時間會釋放一點正腎上腺素,每次一分泌,腦裡血管會跟著縮一下,腦脊髓液就趁著這空檔灌進腦組織,把廢物沖走。
▲半夜醒來幾次又能睡回去的人,腦袋清得比較乾淨。(示意圖/視覺中國)
張家銘說明,有趣的是,這段時間你很可能會短暫地醒來幾秒鐘,翻個身,甚至起身上廁所,「但多數人根本不會記得,因為又很快睡回去了」,而這種狀態叫做「微喚醒」。科學家表示,那些睡一整晚都不會醒的人,腦裡這套掃除系統不一定有好好運作,反而是偶爾在半夜醒個幾次,翻個身、喝口水又睡回去的人,腦袋清得比較乾淨。
別再糾結睡覺睡得斷斷續續,張家銘認為「微醒」反而是好事,那可能是你的大腦在開工掃地,若醒一下能馬上睡回去,代表大腦的清潔隊很可能正將垃圾沖得一乾二淨。
張家銘強調,真正該擔心的,反而是那些翻來覆去睡不著,一醒來就開始焦慮、東想西想的人,不僅打斷大腦掃除,還會造成隔天精神頹靡。他說,會醒沒關係,睡得回去才重要,這才是大腦最喜歡的高級睡眠模式。
【3/4更新】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布查核報告,指出在查證後發現,這個說法其實是誤讀研究內容,持續、品質好的深層睡眠才有助大腦代謝廢棄物。
查核報告引述睡眠醫學專家表示,正腎上腺素和「清醒」有關,在清醒狀態的分泌量最高,睡眠時會大幅降低。深層睡眠時的正腎上腺素分泌是緩慢、週期性地波動,並不會真的讓人「醒來」。若深層睡眠被中斷,也會影響腦代謝效率,並非如傳言所稱,醒來再睡會讓大腦清得更乾淨。
睡眠醫學專家也說,網傳說法應是想善意提醒大家,若睡眠中斷、不要太焦慮,再睡回去就好。但穩定、持續的深層睡眠有助大腦代謝廢棄物,如果晚上睡覺會頻繁清醒,其實是一個重要的睡眠警訊,不應誤解成「大腦正在積極清洗」,應該諮詢專科醫師,找尋睡不好的原因。
網傳說法錯誤解讀醫學研究,容易引人誤解睡眠中斷有助大腦代謝廢棄物,因此為易生誤解的訊息。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