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RSV引熱議!台大醫揭「嬰幼兒感染更嚴重」 後遺症達10年

▲▼「歌神」張學友近來在台北小巨蛋展開9場巡迴演唱會,不料今晚在開演前4小時臨時宣布因身體因素取消本週三場演唱會,小巨蛋外仍有零星歌迷聚集在海報前拍照打卡,並書寫祝福卡片期望歌神早日恢復健康 。(圖/記者李毓康攝)

▲張學友原訂在台北小巨蛋舉辦9場演唱會,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取消6/7之後的演出,資料照 。(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歌神」張學友來台開演唱會,卻在演出前4小時緊急宣布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不得不停辦演唱會。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示警,除了老年人與患有呼吸道共病族群外,1歲以下嬰兒更是RSV感染以及併發重症住院的高危險群,感染後易出現呼吸困難、發紺、缺氧等症狀,或併發肺炎與支氣管炎,後遺症影響恐長達10年,家長不得不慎。

RSV感染因為張學友而引發熱議,黃立民指出,這種病毒在各種年齡層都會感染,常見於嬰幼兒族群,症狀包括流鼻水、食慾減退、咳嗽、打噴嚏、發燒或喘鳴,大多數會在1到2週內康復,但對於是1歲以下嬰兒與患有慢性病的長者,感染RSV後住院風險較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立民表示,RSV感染的嚴重程度與肺容量成反比,1歲以下嬰兒因肺功能尚在發育,支氣管如筆尖般狹窄,一旦感染後會導致呼吸困難且急促和氧氣濃度降低,嚴重症狀可能出現缺氧、發紺、肋骨下凹陷,需住院治療,住院率高達腸病毒的7倍;此外,嬰兒感染RSV會因為呼吸不順暢而影響進食、睡眠等日常作息,導致脫水或營養不足,更不利於復原。

黃立民指出,一旦嬰幼兒出現高燒、呼吸短促、有喘鳴聲、活動力變差等情形,一定要盡快就醫,如併發肺炎、細支氣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造成的傷害與影響甚鉅且不僅於患病期間!黃立民解釋,感染過RSV無法帶來終生免疫,更可能留下氣喘、反覆性喘鳴等長期後遺症,恐損害呼吸道功能持續長達10年,影響孩子的童年。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立民。(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黃立民指出,嬰兒一旦感染RSV引發肺炎或支氣管炎,通常會建議留院觀察,超過八成的RSV住院為健康足月的嬰兒,RSV幾乎可說是1歲以下嬰兒的最大威脅。此外,RSV具有高度傳染性,每位感染者可傳染給4位嬰兒,在產後護理之家、托嬰中心等場所,不時會發生群聚感染事件。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嬰幼兒、年長者屬於RSV的高風險族群,疾病本身會由飛沫接觸感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模式類似,預防方式包含手部衛生、呼吸道禮節。

目前RSV疫苗國際間僅有供長者等成年人使用,我衛福部食藥署已經通過核准。曾淑慧表示,國內目前沒有公費提供RSV公費疫苗,是不是要進一步納入公費疫苗範圍,疾管署會進行一些評估,會提到ACIP去討論;至於嬰幼兒部分,有RSV單株抗體可供預防,國內是健保通過給付給33周以下早產兒或併發重症者可使用。

黃立民提醒,家中如有年幼嬰兒,除了要注意月子中心、托嬰場合的感染控制外,也建議盡量減少出入人潮密集的場合,當家人有感冒症狀時也要隔離避免傳染給嬰幼兒。而最好的預防方式是讓嬰兒接種單株抗體,可預防RSV感染及重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