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霸凌「怎麼觀察?」 心理師:有5種情緒注意

▲▼ 學生,上學,書包,同學,上課,去學校,放學,下課。(圖/CFP)

▲心理師表示,若孩子出現5種情緒,包括憂慮、恐懼等,甚至影響日常,要留意生活或學校情況。(示意圖/取自CFP)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校園霸凌事件頻傳,不少家長擔憂孩子不願意或不曉得如何求救。臨床心理師黃閎新說,如果孩子有5種情緒,建議要留意生活或學校狀態,包括憂慮、恐懼,自卑或自尊心受損等。他提醒,若有失去胃口、失眠、不願意上學的情況,一定要盡早找出原因並給予及時、穩定的心理支持和陪伴,避免情緒問題惡化。

黃閎新表示,校園霸凌事件頻傳,許多家長擔心如何「看出孩子可能被霸凌」。他提到,可從情緒反應來觀察,若孩子有被霸凌的異狀,可能會出現5種狀況,像是「憂慮和恐懼」,因為害怕自己再次遭到霸凌或被報復、攻擊,常面臨持續性的擔憂,甚至對未來感到不安,可能因此影響著孩子們的睡眠品質、日常生活,像是沉迷3C網路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閎新說,受到霸凌的孩子也會有「憤怒、憤慨」的情緒,因為對霸凌者可能產生不滿的情緒,或被同學背叛,對於自己遭受不公平對待感到無奈、生氣,變得暴躁,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影響了人際關係,甚至可能會因為反抗而做出危險動作。

黃閎新提醒,遭到霸凌的孩子常常會感到自卑,可能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和能力,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或無用的人,這種自卑感會「嚴重影響他們的自信心」甚至失去對未來的期望和努力。

因遭到霸凌的孩子可能會覺得難以與他人建立真誠的關係,覺得自己被排斥和孤立,黃閎新表示,這種孤獨感和沮喪感可能會使他們陷入消極的情緒循環,或難以再信任別人,不再願花心力交朋友。

黃閎新指出,如果狀況嚴重,明顯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如:失去胃口、失眠、關在房間裡、不願意上學等,就須及時的心理支持與穩定的陪伴,防止情緒問題的進一步惡化。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