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細胞治療15%在長庚!已收案逾200例 自設實驗室可供細胞製程

▲▼林口長庚醫院高規格細胞治療中心。(圖/長庚醫院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高規格細胞治療中心。(圖/長庚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近期三讀通過,預期將更進一步促進國內再生醫療領域發展!在此之前國內是以《特管辦法》來開放細胞治療,長庚醫院今(8)日表示,截至2023年底該院共通過9件特管案,收案210人次,占全台特管法收案1398人次的15%,已實質提供病患更多治療的選擇。

將細胞透過體外加工方式,再輸回病人體內,以達到治療或疾病預防目的,這就是近年來最被醫學界看好的治療方式―細胞治療。為集結這些重要的治療經驗與研究成果,作為繼續發展的基石,長庚醫院特別邀請院內重量級專家參加6月8日舉辦的研討會分享經驗,以將成果造福病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排由左至右:游正博教授、李威震副院長、潘延健總執行長、程文俊主委、劉越萍司長、陳建宗院長、林奏延名譽院長、林永昌副院長、江東和副主任。(圖/長庚醫院提供)

▲第一排由左至右:游正博教授、李威震副院長、潘延健總執行長、程文俊主委、劉越萍司長、陳建宗院長、林奏延名譽院長、林永昌副院長、江東和副主任。

長庚醫院表示,衛福部於2018年9月6日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至今,目前全台已有56家醫療院所核准可執行細胞治療計畫;有32間細胞製備場所取得GTP(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認可實驗室資格可提供細胞製程,其中29間為生技公司,只有3間為醫療機構,位於桃園之長庚醫院細胞治療中心即為其中之一。

長庚醫院指出,不同於其他醫療院所跟生技公司合作,長庚醫院在董事長王瑞慧的支持下,前瞻性的設置高規格細胞治療中心,於2018年耗資1.2億元建置GTP實驗室,設立6間符合國際PIC S/GMP潔淨標準的細胞操作室,積極支持各類免疫細胞及再生醫學細胞製程臨床試驗,自行培育19位專業細胞製程師、品保師及協調師,並通過美國CAP認證的檢驗醫學部發出製程品管報告。

▲▼長庚醫院發展再生醫療,此為執行細胞治療的製程師操作細胞製程。(圖/長庚醫院提供)

▲長庚醫院發展再生醫療,製程師操作細胞製程。

長庚醫院至今已通過9件特管案,至2023年底已收案210人次,佔全台灣特管案收案1398人次的15%。其中締造台灣換肝移植里程碑的林口長庚副院長李威震分享,他自1998年即開始進行自體樹突細胞(DC)的肝癌治療研究,並主持長庚細胞治療中心第一件通過特管案,至今已經執行超過110位病人480劑DC成品,治療經驗豐富且成效良好,腫瘤沒再成長且穩定的疾病控制率達7-8成。研究團隊目前更進一步研究「癌症疫苗」,將治療推到手術後即執行以預防癌症復發。

長庚醫院強調,醫療團隊從臨床端病人的諮詢、輸注及治療追蹤,到製程的開發及品管各有專業醫療團隊各司其職,提供病患全方位照護。截至今日長庚體系還有14件細胞治療特管案在衛福部審理中,未來在免疫細胞治療中可提供23種癌症病患更多的治療選擇。

為了提高品質,現正以林口為中心,組織細胞治療相關單位作業準備接受FACT(Found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Cellular Therapy)認證,此為細胞治療領域公認的最高認證榮譽肯定,將讓長庚細胞治療走向國際化。

長庚醫院體系已通過的9件特管案:

1.以自體培養樹突細胞(DC)接續肝動脈栓塞治療中晚期肝癌
2.自體樹突細胞-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療法(DC-CIK)對第四期實體癌的治療
3.自體免疫細胞(DC-CIK)-實體癌第1-3期
4.自體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CIK)治療血液惡性腫瘤
5.自體脂肪幹細胞於退化性關節炎病患之應用
6.自體免疫細胞(DC)治療惡性神經膠質瘤
7.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缺損
8.自體免疫細胞(CIK)應用於實體癌第四期之治療
9.自體骨隨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

▲▼長庚醫院細胞治療,細胞凍存操作。(圖/長庚醫院提供)

▲細胞凍存操作。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