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地震後冒8症狀!一直感覺晃 中醫1帖藥湯「一個月後緩解」

▲▼示意圖,女,沮喪,傷心,害怕,性侵,社會,社交,網路,攻擊,霸凌(示意圖/123RF)

▲有患者因為出現煩躁易怒、疲勞時也有幻覺有地震,可能與創傷壓力症候群有關,中醫協助症狀緩解。(示意圖/取自123RF)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花蓮0403後餘震持續發生,有患者在強震後出現了睡眠障礙,夜晚難以入眠,或醒來多次。他說,自己多夢,且醒來就感覺輕微晃動、耳鳴或心悸,工作時也感覺力不從心,容易煩躁易怒,疲勞時總幻覺有地震。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表中,病患符合5至6個項目,求助中醫師,使用「甘麥大棗湯合方柴胡龍骨牡蠣湯」治療一個月後,症狀緩解許多。

昌盛堂中醫師黃玉芬表示,近期一名患者在強震後到診間看診,主訴自己在強震當晚驚醒後,出現睡眠障礙、夜晚難以入眠,入睡後醒來多次,也相當容易作夢,內容多與逃跑有關。病患說,自己每次醒來就會感覺輕微晃動、耳鳴、心悸,工作時會感到力不從心、沒耐心,且容易煩躁、易怒,疲勞時總幻覺有地震,身體難放鬆也無法深度休息,同時感覺焦慮,產生失眠恐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玉芬提到,病人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表」中,約符合5至6個項目。中醫認為,人有「五志」(怒、喜、思、悲、恐)和「五神」(魂、神、意、魄、志)對應五臟,她說,在治療上會特別著重「寧心安神」,使用「甘麥大棗湯合方柴胡龍骨牡蠣湯」治療一個月後,患者症狀緩解許多。

黃玉芬說明,除了透過運動、調整睡眠作息、減少接觸負面資訊也能舒緩身心壓力,現代醫學也有許多管道能夠給予協助,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動眼減敏重整療法、生理回饋放鬆訓練、家族治療、藝術治療等。

黃玉芬說,中醫部分講究身心平衡,有許多協助身體放鬆的穴位,如:內關穴、神門穴、印堂穴,功效為寧心安神,改善心悸、心慌;另外,耳神門穴、率谷穴、翳風穴則可輔助安定神經、舒緩焦慮。

關鍵字: 地震 中醫 失眠 運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