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慢性病「愛找5種人」! 醫警告:沒症狀不代表沒事

▲抽血,健康檢查,注射,護理師,醫院,病人。(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不少人都是在健檢時發現隱藏疾病。(示意圖/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很多人以為「沒症狀就代表健康」大錯特錯!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說,許多隱藏的健康問題,都是在健檢中被發現,直喊「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並點名5大特定族群,真的容易罹患癌症和慢性疾病,像是有家族癌症史、肥胖、抽菸喝酒、年齡大於50歲及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的人,只要符合任何一類,建議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黃軒醫師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直言,「看起來健康,不代表身體必會健康。」很多中老年人因覺得自己身體硬朗,而忽略了定期健檢的重要性,當等到真的感覺不適時,就醫一檢查,才發現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問題已悄悄上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院,醫療,健康,量血壓,掛號,門診,看診,慢性病,老人,長照,輪椅。(圖/記者徐斌慎攝)

▲不少長輩認為自己身體硬朗,豈料感到不適時就醫,問題一大堆。(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黃軒接著分析「看似健康,卻不健康」的5大高危險族群,根據專家研究,這些人真的較容易罹患癌症和慢性疾病,即使外表看來無健康疑慮,體內卻可能已經出問題:

1.家族癌症史

若有家人曾罹患肺癌、大腸癌等,你罹癌的風險也可能增加。因此,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肝功能檢查、腸胃鏡檢查等是明智之舉。

2.肥胖

肥胖本來就與多種癌症發生有關,包括肺癌、心臟病、糖尿病等。所以控制體重、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才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3.抽菸和喝酒

長期吸菸和過量飲酒,是罹患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癌變的危險因子。

4.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大於50歲,罹患某些癌症和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更多。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甲狀腺檢查、大腸癌篩檢等有助於早期發現。

5.情緒壓力

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狀態下的人,是罹患肺癌、大腸癌、乳癌、胰臟癌等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日常保持心理健康和適當的壓力管理,對預防癌症很重要。

黃軒強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和減少壓力,都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他說,預防總比治療來得好,別等到身體「發出警告信號」才開始行動。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