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6長者就有1人有憂鬱症! 輕生「三大原因」曝光

▲▼老人,孤獨,中年男子。(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長者憂鬱症盛行率約16.7%。(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隨著台灣2025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除了面臨身體上的長照機制,心理健康也是需要關注的一項重要環節。衛福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提到,數據統計,一般人的憂鬱症盛行率10%,長者憂鬱症盛行率是16.7%;而衛福部統計20多年來,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65歲以上為最高,前三順位原因包括「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慢性化疾病問題」等。

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今(31)日舉行「憂鬱症與老人照護」研討會。陳亮妤表示,衛福部針對高齡者憂鬱症及自殺趨勢等數據進行分析,可看到55至64歲間的心理調適相對好,而65歲以上介於中間,75歲以上為最差。她提到,其中有幾項危險因子,包含女性、75歲以上、住在低城市化地區,與非配偶同居並身為主要照顧者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亮妤表示,在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統計中,以15至30歲的趨勢「最陡」這也是衛福部推行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原因之一。但長期來看,比例最高的是65歲以上,這個數據在較西方化的國家中,數據都是相近的,但對於政策的設計是需要順著不同年齡層的生活模式設計,才能為他所用。

陳亮妤說,像是長者會去看醫生、去健檢、也會去各據點的活動等,藉由這些活動中進行老人憂鬱的篩檢,在去年數據可看到65萬人次中,轉介至醫療心理治療人數超過4千、轉介社福則超過3千人,也顯示其方式是有效的。她表示,長者憂鬱症不同於年輕族群,最核心的其中一大問題是「身體功能」。以65歲以上自殺原因前三順位包括,「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慢性化疾病問題」和「家庭成員問題」。

陳亮妤提到,數據統計,一般人的憂鬱症盛行率10%,長者憂鬱症盛行率是16.7%。50歲以上臨床上有憂鬱症狀者,雖有83%的人認為就醫很方便,但27%曾接受憂鬱症治療。

陳亮妤指出,以自己過去的臨床經驗來看,或許有些名人的情況會被歸類於政治、經濟等事件,但其實在門診中可看到,對不少人而言,最困擾的是「那個沒有對外說的疾病」,不管是可治療的癌症或其他病因,最後導致個案採取較極端手段,因此久病對於老人自殺所需的處理是相當重要的,如同長照需求,在快速老化的社會中,心理健康需求也相當高。

.ETtoday新聞雲提醒,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