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台人都有!代謝警訊「5指標中3」 糖尿病機率增6倍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你中了幾項? 小心!罹患糖尿病風險高6倍。(圖/初日診所提供)

圖、文/許芷瑜醫師

「代謝症候群」是現代人的常見健康問題,常伴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症狀,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初日診所-許芷瑜醫師將在本文中,為我們詳細解釋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風險因子及預防措施。

代謝症候群是什麼?

代謝症候群是一組綜合症狀,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和腹部肥胖。它不是單一疾病,但若不及時處理,會大大增加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在台灣,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高達24.8%,相當於每四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受影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你中了幾項? 小心!罹患糖尿病風險高6倍。(圖/初日診所提供)

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要診斷代謝症候群,需要滿足以下五個標準中的至少三項:

.腹部肥胖:
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

.血壓偏高:
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

.空腹血糖偏高:
空腹血糖值≥100mg/dL。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
≥15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
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你中了幾項? 小心!罹患糖尿病風險高6倍。(圖/初日診所提供)

代謝症候群6大危險因子

1. 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病史的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較高。

2. 缺乏運動
運動不足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3. 不良飲食習慣:
超加工食品:含有大量反式脂肪和ω-6脂肪酸,會增加體內發炎因子,導致慢性發炎。
精緻澱粉:過量攝取精緻澱粉會導致體重增加,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

4. 抽菸:
吸菸會增加腰圍、三酸甘油酯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從而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

5. 飲酒:
重度飲酒會提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酒精會損害腸道和肝臟功能,導致全身性發炎。

6. 壓力:
長期壓力會引起慢性發炎,進而提高代謝異常的風險。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你中了幾項? 小心!罹患糖尿病風險高6倍。(圖/初日診所提供)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國民健康署提供了五個實用建議:

1. 聰明選,健康吃:
遵循211飲食原則,多吃蔬菜,選擇優質蛋白質和油脂。

2. 站起來,動30:
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即使在辦公室久坐,也要多爬樓梯、多走路。

3. 不吸菸,少喝酒:
戒菸和控制飲酒,避免代謝疾病的風險。

4. 壓力去、活力來:
適當釋放壓力,避免慢性發炎。

5. 做檢查、早發現:
定期健康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你中了幾項? 小心!罹患糖尿病風險高6倍。(圖/初日診所提供)

代謝症候群看似常見,但潛在風險不容忽視。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檢查,我們可以有效預防和改善代謝症候群。如果你發現自己有腰圍變大的趨勢,不妨及時尋求醫師或營養師的幫助。保持健康,從現在開始!

本文經授權轉自:初日診所代謝症候群五大指標,你中了幾項?小心!罹患糖尿病風險高6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