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女無症狀!一查罹癌王 醫揭研究:兒時長期吸二手菸風險高

▲▼吸菸人口,抽菸,煙蒂,肺癌,空汙,二手菸(圖/記者張一中攝)

▲研究長期追蹤發現,兒童時期就長期處於二手菸環境者,未來罹胰臟癌風險較高。(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胰臟癌發生率逐年提高,更成為女性第5大癌症死因。醫師說,近期診斷2位胰臟癌患者,其中一位沒有任何症狀、家人有糖尿病,且患者長期會吸到二手菸。近日有一篇長達24年研究,追蹤二手菸或抽菸習慣與胰臟癌的關聯,若是兒童時期就長期處在二手菸環境者,罹癌風險多1.47倍,顯示部分女性罹患胰臟癌的原因,可能是小時候累積。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胰臟癌致癌原因包括高糖、高油飲食,還有遺傳、抽菸、喝酒及糖尿病、肥胖、慢性胰臟炎等;除了發生率逐年提高外,也以成為女性第5大癌症死因。他說,近日診斷2位女性胰臟癌患者,一位70歲、一位年僅50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錢政弘表示,前者有糖尿病史,本身就是高危險群,症狀是吃到油的東西就會拉肚子,並排出淡黃色糞便;後者則是家人有糖尿病,且家裡有人有抽菸習慣,病患長期吸到二手菸。

錢政弘提到,近期法國發表了一篇長達24年的追蹤研究,分析96594位成年女性的抽菸習慣及有無吸二手菸,與胰臟癌的相關性,其中有吸二手菸的定義為「每天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處在吸菸環境」。他表示,統計結果發現,有抽菸者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的人,罹癌風險多1.47倍。罹癌風險最高的是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且成年也有抽菸者,多2.8倍。

不過,成年人吸二手菸並未明顯增加罹癌風險。錢政弘說明,抽菸會導致胰臟癌,主要是因為菸草中的化學物質和重金屬,進入人體後堆積在胰臟,吸引巨噬細胞進入,誘發慢性胰臟發炎。

錢政弘提醒,如果在兒童時期就吸到二手菸,毒素會提早累積,導致未來胰臟癌風險增加;研究結果說明了有些女性罹患胰臟癌的原因,可能是小時候生長在有吸煙的環境所致。

錢政弘提醒,大腸癌、胰臟癌的發生年齡在下降,與青少年時期吃含糖食物或飲料有關,因為青春期攝取甜食,會增加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的分泌,導致器官慢性發炎和癌變。一旦在成長發育的時候,吸入或吃入毒物對細胞的影響會特別大,「可謂種下罹癌的病根」。他認為,與上述研究顯示「小時候吸二手菸」和「成年人吸菸」的罹癌風險接近一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