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腳底長痣」擦藥爛掉了!送醫一驗是「最惡癌症」

▲▼黑色素細胞癌常見於肢節末端,臨床症狀色素不平均、不對稱。(圖/李志宏教授提供)

▲黑色素瘤又稱惡性黑色素瘤,是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的癌症。(圖/李志宏教授提供)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黑痣的存在,一名60歲婦人驚見腳底長了一顆痣,因未影響生活而不以為意,直到黑痣詭異地越冒越大顆,還出現傷口,她為了省錢不就醫,而是自行用外傷藥膏擦呀擦,最後整塊爛掉「爛到裡面去」才被送醫。醫師黃柏翰一看不妙,診斷為惡性度最高的皮膚癌-「黑色素瘤」,無奈地說「這種通常很快就會轉移出去」。

皮膚科醫師黃柏翰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衛教說明,看起來像痣的惡性腫瘤,最常見的有基底細胞癌及黑色素癌。前者多發生在農夫、漁夫等長年在大太陽底下工作的族群身上,其生長速度慢,但長久了確實會有點凸起,若民眾本身的工作性質需長時間接受日曬,當發現身上的痣有凸起時即有就醫的必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腳底長痣」擦藥爛掉了!送醫一驗是最惡性癌。(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

▲婦人腳底的痣為黑色素瘤,且已經轉移出去了。(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

臨床上該如何區分是單純的痣,還是致死率極高的惡性黑色素瘤?黃柏翰分享「ABCDE法則」自我檢測:

A:Asymmetrical
指的是形狀上下左右不對稱。

B:Border
指的是邊緣不規則。

C:Colours
顏色不均勻或是深淺不一等異常。

D:Diameter
當直徑超過0.6cm或是持續變大就得留意。

E:Enlargement
當出現異常凸起或腫塊、皮膚潰爛等明顯變化。

黃柏翰也提醒,若皮膚上的痣已經存在很多年,不用太過驚慌,反之若痣新冒出來才幾個月,且生長速度越來越快,變得有點大,即便僅將近0.6公分也不能開玩笑,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檢查。

▲▼亞洲人黑色素癌的好發部位為四肢肢端。(圖/皮膚科醫學會提供)

▲惡性黑色素瘤死亡率高,超過40歲者,痣長在指頭上、大於0.3公分就要小心。(示意圖/皮膚科醫學會提供)

惡性黑色素瘤為所有皮膚癌中致死率最高,第一期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80%以上,到了第四期下降只剩10%。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根據調查曾說明,民眾對指甲、腳底等肢端痣的重視程度相當低,僅不到10%民眾會特別留意指甲、腳底等部位。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則表示,若痣長在四肢末端,特別是指甲上時,要留意的「痣相」則不太相同。一旦年紀超過40歲以上才產生的黑色素痣,特別是長在大拇指、大腳趾甚至食指,單一指甲上的痣超過0.3公分,就應高度懷疑是惡性黑色素瘤。

蔡呈芳強調,惡性黑色素瘤若未在第一時間發現、治療,一旦跑到淋巴結或有系統性轉移,死亡率相當高,民眾務必留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