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中毒1死8傷!最快下周一公布檢驗結果 仿日推料理證照制有難度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左)與北榮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醫師何揚(右)說明河豚中毒案件與衛教。(圖/記者洪巧藍攝)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左)與北榮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醫師何揚(右)說明河豚中毒案件與衛教。(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南投縣仁愛鄉爆出民眾吃河豚中毒案件,造成1人死亡,8人送醫救治,目前相關檢體已送到食藥署以釐清魚種和毒素。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今(29)日表示,研檢組已經著手檢驗,若順利最快下周一可有結果。至於是否比照日本推河豚處理證照,林金富坦言《食安法》沒有授權限制某一食品須取得許可證照才能販售,將涉及修法,需要蒐集意見進行跨部會討論。

南投縣仁愛鄉一家擺夷料理店的洪姓廚師,將基隆友人贈送的河豚烹煮給鄰居一起食用,造成8人身體不適送醫、另洪姓廚師自己中毒身亡;整起事件除南投縣政府介入調查,也已抽樣食餘河豚檢體送食藥署執行相關檢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上午召開例行食安記者會,特別針對近期的河豚中毒事件提出提醒,要民眾小心防範食物中毒。林金富表示,食藥署採集食餘檢體將進行DNA檢測,釐清屬於哪一種河豚、檢驗河豚毒素,預期情況順利下周一可以有檢驗結果。

北榮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醫師何揚說明,河豚種類可達30多種,很少無毒,光靠肉眼不易辨識,值得注意的是,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毒性約為氰化鈉之1,000倍以上,即使加熱、烹調,也無法將毒素破壞,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卵巢、肝臟、腸、皮膚甚至肌肉組織中。

何揚指出,河豚中毒通常會在食用後10至45分鐘產生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則可能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約為61%。而且除了河豚以外,部分來路不明的貝類、章魚如藍紋章魚、螺類如織紋螺,都有可能殘留河豚毒素。

▲▼ 南投清境小吃店驚傳吃河豚中毒,釀1死8人送醫 。(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南投清境小吃店驚傳吃河豚中毒,釀1死8人送醫 。(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何揚強調,河豚毒素目前無解毒劑,只能使用支持性療法,也不建議自行催吐,可能反而會增加嗆入肺炎的風險。建議民眾如果吃到來路不明水產,只要出現嘴麻症狀,就要立即、儘速就醫,並且盡量保留食品殘留檢體,以利做正確的診斷治療。

至於國內是否仿照日本推河豚證照制度,林金富直言,《食安法》沒有授權限制某一食品須取得許可證照才能販售,將涉及修法,需要蒐集意見進行跨部會討論。

林金富指出,雖然食藥署持開放討論態度,但食品類證照發放機關不在食藥署,且台灣吃河豚機會不高,近5年來第一次出現食用後死亡個案,過去有僅2件誤食河豚中毒案件,如果要透過法制程序、跨部會討論將相當耗時;且日本推行證照制,還是不時傳出吃河豚送醫案件,光靠證照避免中毒恐怕沒那麼簡單。

林金富說,以食藥署立場,仍然是嚴正呼籲民眾避免捕捉及食用河豚,以降低中毒風險,也建議餐飲業者不要供應河豚,避免消費者誤食,如果提供食物有危害人體物質,相關處分很重。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