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心理諮商為何選「15至30歲」?青少年有1特殊表現 2危險因子曝

▲▼疫情期間諮商需求加劇,面對面諮商使助人工作者與個案風險高。(示意圖/勵馨基金會提供)

▲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再加碼。(示意圖/勵馨基金會提供)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衛福部推行「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心健司宣布,即日起至年底加碼補助,預計可再增加服務1萬6341人;年齡層維持15至30歲族群,補助次數為1人3次。專家認為,兒少族群在憂鬱症狀的表現和成人有相當大的不同,可能會以身體症狀表達,包括腹痛、頭痛等,個案早期也會有部分危險因子,如校園霸凌或家庭失和等。

台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提到,年輕族群憂鬱症的表現和共病與成年人有相當大的不同,前者在準確表達情緒或內心感受上較為困難,並非典型的憂鬱或失去興趣的表徵。醫師指出,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易怒、情緒起伏或是容易抓狂等,甚至部分青少年會出現偏差行為,像是「物質濫用」、「性濫交」或是「逃學」、「逃家」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正達表示,還有個較特殊的現象是,兒童青少年早期會以「身體化」的症狀表現,如頭痛、肚子痛等全身不適,共病相對較多,恐怕有合併焦慮、身體型疾患或過動症等疾病的機率。長年研究也發現,兒童青少年憂鬱的嚴重性不如想像中低,在單一抗憂鬱劑的反映上也不如想像中好。

▲▼醫師指出,兒童青少年早期會以「身體化」的症狀表現。(圖/衛福部提供)

▲醫師指出,兒童青少年早期憂鬱可能會以「身體化」的症狀表現。(圖/衛福部提供)

李正達指出,在關鍵的學習成長階段,發生憂鬱等對於兒少的長期影響相當大,包括人的個性、人際互動等,都可能產生問題。醫師說,人在憂鬱的情況下,處理負面情緒是相當類似的,但不同於成人,兒少感受情緒的時候,感知迴路的反應較強烈,包括枕顳葉、紋狀體等會異常激發,和行為動作有相當大的關聯。

李正達說明,情緒的評估和控制腦區因此也較弱,人的表現會易怒等,很可能是來自大腦機制的結果。醫師認為,早期介入很關鍵的原因在於「有機會可阻止成年時期的憂鬱症」,研究發現,若延誤第一次治療時間,未來有發展出雙極情緒疾患可能。

李正達強調,憂鬱症容易慢性化、頑固,一旦發生,可能會大大影響社會表現,人的狀態甚至會像溜滑梯般,走下坡的速度非常快。醫師也舉例,這類個案早期有些危險因子,像是校園霸凌、家庭失和,早期表現則可能會有身體不適、常請病假,進而發展出焦慮症等。

李正達也認為,3次的心理諮商方案不只是一個階段的事情,而是成為一個開端,讓更多人可以認識和接觸心理諮商。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孟璋則說,台灣在生理照護可說是已經走在前端,「但心理健康仍相對缺乏。」某種程度來說,這項心理健康支持的政策是開啟被重視的部分,理事長認為,臨床心理師擅長在短時間內評估並建立治療策略。

吳孟璋解釋,在此次政府推動的短期方案來說,相信臨床心理師可為個案提供相當大的幫助,很多年輕人也因此踏出了第一步,過去可能是因為經濟負擔,對於求救也有所猶豫,但這項方案讓不少年輕族群願意接觸心理治療,有了「被幫助」的經驗,學會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對於心理的需求不那麼陌生,未來也更能為自己求助。

吳孟璋認為,早期就開始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態,成長求學的歷程碰到心理困擾的情況時,會是很好的保護因子;理事長說,雖然僅有3次的補助,但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相信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效果。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