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溝通的人常認為,說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文/Mr.P自信教練
為什麼我不推薦你和「說話高手」學溝通?
前幾日和一位學員聊天,他的身份很特別,是從學生時期就多次參加過我的講座,並且在出社會後一路上完系列課程的學生。時隔多年未見,他的談吐已和當初稚嫩的學生時期有很大差異,工作也有了很棒的進展,原本是公司的小編,後來升到主管階級,現在自行創業,他給了我很寶貴的回饋,我也和他交流教學的種種。
他說:「老師我一直很好奇,當初你是怎麼想到可以把溝通說話這麼抽象的東西,拆解成這麼細緻的系統?我自己看過很多書,也上過不少相關課程,但大部分人給我的感覺都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不然就是說得很簡單,可是執行上非常有難度。你是怎麼找到一個突破口去拆解這些東西的呢?」
我笑回:「因為我和你一樣,年輕時我在一堆書籍和課程中兜兜轉轉了一圈,可是始終沒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所以我用了好幾年的時間苦思,才創出現有的課程架構。」接著我跟他分享了我的學習歷程,關於我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的。
善於溝通的人常會有個毛病,他們會認為「說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他給你一個大概的方向,你照著他的方式做,就能得到他一樣的效果。舉個最常見的實例吧,很多人都會和你說,要成為一個溝通高手,一定要有「同理心」。
為了說明何謂同理心,他們可能會告訴你幾個故事,比如如何從客戶的角度思考他要什麼,如何從伴侶的視角理解他現在的苦楚。聽起來很有道理對吧?我們只要具備了同理心,那與任何人溝通就可以無往不利。
但我認為,這是最漫長的一種學習方式,沒有磨個10年以上,根本無法明白你學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更別說徹底掌握了。因為同理心的範圍太廣了,他可以包山包海,你永遠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境學完,因此你只能碰到一件事,學一件事。
再者,對學習者來說,如果他根本不具備足夠的思維能力去「探知他人的需求」,他又要如何同理呢?同理心是如此,其他和同理心同等的「名詞」,如「大局觀」、「時常讚美別人」、「適時關心」、「積極傾聽」都是一樣的。
這些名詞都是說起來簡單,實則難以做到的事。
▲要成為一個溝通高手,一定要有同理心,但問題在於同理心範圍太廣。(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那這會讓學習的人有什麼感受,如果把學習溝通比喻為打籃球,這就好像一個會灌籃的NBA球員和你說:「灌籃很簡單啊,你就走到籃框下面用力跳,雙手把球拿好放進籃框就行了!」可是他從沒想過,灌籃是結合了爆發力、神經協調、腳踝和髖部活動度等多個因素才能辦到的事,他做起來輕鬆,不代表別人也行。
也因此,我當初在學習這些東西時,總感覺有種無力感,為什麼別人能輕鬆做到的東西,對我來說難如登天。我因為有當初的學習困境與障礙,所以後來我決定創造一條自己的路,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親身的經歷去體悟,用現實給我的反饋來學習溝通。
坦白說,這條路走起來真是無比艱辛,熟悉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是標準的理工男,個性又內向,社交能力幾乎為零,最開始的時候,我連打招呼這麼簡單的事都是有障礙的。但也因為如此,我懷抱著一顆無比熱忱的心,決定從零開始重新認識什麼叫做說話,並發揮研究精神,把溝通當成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去探索。
那我研究到什麼程度呢?我選擇的每一份工作,都是需要大量說話的,這是我給自己的考驗,同時我也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解構對話,去理解每句話之間的因果關係,還有一段完整的對話是如何起承轉合的。因為多年的努力,所以才有如今細緻且全面的課程。
說完我的故事後,學員回饋我道:「難怪老師教的東西特別不一樣,因為就以你常常說的『承接情緒』,我自己觀察身邊的同事和朋友,能做到承接情緒的人真的少之又少,很多人會以為自己有回應對方就是承接情緒了,但其實根本不是,他們只是說自己想說的,完全沒有顧慮到對方的心情。
另外我覺得老師的課程中讓我收穫最多的是『思維的提升』,我自己在剛進入職場的時候就碰到一個問題,主管告訴我碰到客戶、其他部門的人、廠商要怎麼回應,可是我還是常常會說錯話、表錯情。但在你的課程上就把這件事說得很清楚,你的練習促使我可以更縝密的去思考,我即將說出口的這句話,聽在別人耳裡他會是什麼感受,那這樣的感受又會引發什麼連鎖效應,導致某件事情如何推進。
如果要用一個比較傳神的形容,老師的課程教的已經不只是技術了,而是帶我看到了對話的因果,我可以清楚知道,我的說話會種下什麼因,那在工作、感情,或是任何人際關係上會得到什麼果,所以我和女朋友的感情也改善非常多,我能知道她在乎什麼,重視什麼,這很大程度上進一步提升了我們的關係。」
我很感謝他給我的回饋,這對教學者來說是至高的肯定。能看到一位不懂溝通,想入門卻不得其門而入的人,現在能理解甚麼叫做溝通,並活用於他的生活,真的讓我無比欣慰。而當天和他聊天時,我也注意到他修正了很多聊天的壞習慣,比如以前他是會跳躍話題,讓人摸不著頭緒,或是他不明白我想問的問題,因此針對我的深問作出淺答,讓我必須要花更多的心力引導他說更多。
但當天的聊天完全沒有這類的情況發生,與他的聊天讓人感覺舒服極了,不管是在節奏的掌控、話題的選擇,閒話家常和深入聊天之間的切換,他都做得非常好。如果連我這麼嚴苛的教學者都能對他有如此好評,那相信除了我之外,他身邊的朋友、同事、家人或伴侶,以及任何和他接觸相處過的人,一定都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那麼他將可以自在的去和任何他想建立關係的人,建立一段美好、真摯且有溫度的關係。
延伸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