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醫腳後跟「小潰瘍」!一切片:是癌症 半年後復發轉移了

▲▼腳,腳掌,腳趾。(圖/翻攝自pixabay)

▲有皮膚科醫師腳後跟出現潰瘍,檢查才發現是黑色素瘤。(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提到黑色素瘤,許多人經過衛教都有觀念,皮膚出現黑色異狀物就要當心。但有皮膚科醫師出現腳後跟潰瘍的症狀,檢查後發現是黑色素瘤,後續原本都已經處置的相當乾淨,沒想到,半年後復發,且已轉移。醫師提醒,有許多黑色素瘤一旦發現後,通常都已經是晚期,且轉移速度非常快。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在《健康2.0》指出,不少人透過網路、電視得知衛教資訊後,對於黑色素都有一定程度的觀念,也擔心可能是腫瘤。醫師提到,黑色素對皮膚而言確實是蠻大的問題,因為黑色素變化可能會導致皮膚病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趙昭明提及,先前遇過一位案例是認識的醫師,本身是皮膚相關病理專家,看診途中突然發現自己腳後跟出現潰瘍,也沒黑色素,便自己換藥,但一段時間後,傷口都沒有癒合,他感覺不對勁。但由於平常忙於看診,便稍有延誤。

後來到醫院檢查,做了切片後,發現是黑色素瘤,後續雖然處理的非常乾淨,並沒有什麼殘餘物,但半年後竟復發。趙昭明解釋,黑色素瘤是遠端轉移,基本上很難早期發現,注意到通常都已經是晚期了。

趙昭明也說,黑色素瘤的嚴重度,與分期、深度有關,因為黑色素在表皮的基底層細胞病變後,會往淋巴血液跑,一旦發現,轉移會非常快;而台灣統計則以肢端的發生率最高。

▲▼醫師提醒,黑色素瘤很難早期發現,注意到通常都已經是晚期了。(圖/翻攝自《健康2.0》)

▲醫師提醒,黑色素瘤很難早期發現,注意到通常都已經是晚期了。(圖/翻攝自《健康2.0》)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則曾衛教,每個人身上都有些痣,對於民眾而言,只要臉上、身上存在黑色凸起都稱為「痣」,不過在醫學上有些僅為單純性老化皮膚增生的脂漏性角化症。雖然99%以上的痣皆為良性,若冒出「最惡性的黑色素瘤」,則務必盡速治療。

臨床上該如何區分是單純的痣,還是致死率極高的惡性黑色素瘤?蔡呈芳衛教從「5大痣相」自我檢測:

A(Asymmetry 對稱性):把痣「劃十次」切成上下左右四塊,若上下不對稱、或左右邊不對稱就得小心。

B(Border邊緣):痣的邊緣、界線不平整不清晰,若痣的一邊糊掉或是「長出手或腳」,這種不光滑的痣也得留意。

C(Color 顏色):痣黑得發亮或淺淺灰色都好,一旦顏色越不均勻或顏色越多,就要提高警覺。

D(Diameter 直徑):直徑大於等於0.6公分,即需高度懷疑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

E(Evolving 改變):當痣出現異常凸起,特別是表面產生變化,像是原本長毛的痣掉了,或是皮膚潰爛不會癒合,可能就有問題。

蔡呈芳強調,惡性黑色素瘤若未在第一時間發現、治療,一旦跑到淋巴結或有系統性轉移,死亡率相當高,民眾千萬要留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