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腦」威脅嬰幼兒!發病24小時恐致命+易留後遺症 初期症狀似感冒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202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衛教手冊發布記者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右)與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共同呼籲。(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202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衛教手冊發布記者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右)與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共同呼籲。(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對嬰幼兒威脅性高,但本土發生率較歐美各國少,預防的重要性容易被家長忽略,甚至有部分家長從來不曾聽過此疾病。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指出,其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包含發燒、嘔吐、活動力差等,但一旦發病,短短24小時之內可能造成嚴重健康衝擊,且倖存者約有20%會有嚴重後遺症如智力損傷、聽力喪失等,疾呼家長必須注意。

台大兒童醫院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源於一種好氧性的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可依據細菌結構分類各種血清群,在台灣又以B型占81%為大宗,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染,需要長時間處與同一個居住空間或教室的族群,容易互相傳染此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秉穎進一步分析,流腦主要發生族群為嬰幼兒,國際統計約三分之一的個案發生在小於4歲,尤其是小於1歲的嬰兒,台灣於2005-2019年的確診個案中,約三成個案為4歲以下嬰幼兒。儘管嬰兒未必經常出門,但家長在職場中或是兄姊在校園內處於群聚環境,都有可能被傳染成為無症狀帶菌者,返回家中後就有可能將細菌傳染給免疫力較低的新生兒。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202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衛教手冊發布記者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簡報。(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簡報。(圖/記者洪巧藍攝)

李秉穎指出,感染腦膜炎雙球菌後,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出現臨床症狀,全球統計,健康的無症狀帶菌者約5至10%,根據台灣疾病管制署2001年調查,20-24歲之男性之腦膜炎雙球菌鼻咽帶菌率達 2.3%。且無症狀帶菌的時間可能長達數月,國內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個案數可能遠遠被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流腦發病黃金救援時間僅有短短24至48小時,即使給予適當治療,死亡率仍有10%至15%。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玉成表示,一般流腦在發病後8小時以內,患者症狀極為不明顯,與感冒症狀相似,如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直到第9至15小時,才可能出現相對典型的後頸部僵硬、平衡感變差等症狀,但仍然容易被輕視且並非總是發生。倘若仍未即時就醫,在16至24小時之間,可能就會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黃玉成也提到,因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會侵襲頭腦與血液並快速衝擊其功能,就算獲得妥善治療且治癒,也可能因為中樞神經感染嚴重,造成腦性麻痺、聽力喪失、智力受損、癲癇等神經學後遺症;甚至還會因為血液功能驟減需要截肢。他臨床就曾收治一名10歲女童,因為流腦造成神經受損,最後單耳失去聽力。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202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衛教手冊發布記者會,疾病小辭典。(圖/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提供)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202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衛教手冊發布記者會,疾病小辭典。(圖/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提供)

有鑑於嬰幼兒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險較大,黃玉成呼籲家長務必掌握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減少出入人流密集場所以外,接種疫苗也是預防方式之一。國內從去年引進新型流腦疫苗,可以預防國內最大宗的B型血清型,家長可以自費為小小孩接種疫苗,但金額不便宜,一劑約6000元左右,依照年齡需接種2~3劑。

為了提升國人對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認知度與疫苗施打積極度,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特別邀請林志玲擔任腦膜炎預防與關懷大使,於今(2023)年推出《The End. 阿拉丁》與《The End. 睡美人》衛教手冊,以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作為發想,強調主角們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那未來勇敢的冒險與幸福的機會可能就會即刻畫上句號。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必知432。(圖/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提供)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必知432(上),四大終身後遺症(下)。(圖/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提供)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202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衛教手冊發布記者會,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四大終身後遺症。(圖/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提供)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