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可治病!中醫「三伏貼」改善過敏體質 醫:把握3天冬病夏治

▲慈院中醫部陳中奎醫師為病人敷貼三伏貼。(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三伏貼是中醫用在冬病夏治的方式。(圖/資料照)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時序入夏,不少人會吃飲冰品消暑,但有些人卻因此加重過敏性疾病的症狀,恰巧近期又到了中醫「三伏貼」治療時期,有過敏問題的民眾,可利用初伏、中伏、末伏3天來施行貼藥灸療,今年的三伏天為7/11、7/21、 8/10。中醫師指出,三伏貼可預防冬季舊病復發,也是所謂的冬病夏治,目前在台灣、中國大陸、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皆有使用。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舉辦「冬病夏治-三伏貼可改善體質」記者會,而三伏天是中醫所為過敏性疾病、民眾預防感冒提供灸貼的熱門季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部主任龔彥穎表示,早在1800多年前,南北朝已經有將中藥材研磨後塗抹至身體處,經皮治療膚疹、頭痛等疾病,有些會再加艾灸溫熱,三伏日是在夏至庚日入伏到立秋前後,為冬病夏治最佳治療時機,利用天氣炎熱陽氣盛、腠理開,用辛溫發散等藥,降低冬季易誘發過敏呼吸系統疾病的機會。

龔彥穎說明,三伏貼是從傳統灸法所演變而來,現在用中藥材(通常有一些刺激性),利用夏天最熱的三個節氣,貼在人體的穴位上,此時人體體表微循環是最好的,容易將體表藥物吸收,然後刺激穴位,達到免疫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和神經內分泌系統等刺激作用,而達到調節體質的目的。

中醫師公會三伏貼記者會。(圖/中醫師公會提供)

▲醫師說明三伏貼使用穴位。(圖/中醫師公會提供)

三伏貼使用藥材包括甘遂、白芥子、細辛、延胡索、丁香、薑汁等辛溫、逐痰、溫陽、通絡的藥物,常敷貼的穴位包括大椎、風門、定喘、肺俞、脾俞、腎俞等。適應症包含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氣喘,另外,慢性支氣管炎、久咳怕冷、胃寒腹瀉、體質虛弱、容易反覆感冒、痛經及月經不調、風寒濕性關節疼痛皆可使用三伏貼治療。

龔彥穎表示,目前三伏貼在台灣、中國大陸、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皆有使用,從文獻研究對於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皮膚炎等,都有不錯的效果,在2006年台灣的研究報告,三伏貼第一年貼完約60%病人症狀會改善,根據中國大陸的報告,貼完三年約有80%的效果,其中以氣喘的咳嗽改善最好。

龔彥穎也提醒,三伏貼需經專業中醫師診察後再進行敷貼治療,使用時皮膚會有燒灼和搔癢感,貼藥處會出現灼熱和紅潤現象,是常見的正常反應,若無不適感,成人通常可在半小時至4小時後可自行除去藥物,孩童則需在半小時至2小時後取下藥布和藥物,若出現難以忍受的灼熱、刺痛或搔癢感,應提前取下藥布和藥物,切勿擠壓貼藥處或過長時間貼藥。

敷貼期間飲食請忌食生冷、寒涼、辛辣、菸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和蝦蟹等,及避免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同時,應避免陽光曝曬、游泳和劇烈運動。在洗浴時則應使用溫水淋浴,避免進入冰室或浸泡在冷水中。

關鍵字: 中醫健康 三伏貼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