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最愛打點滴! 急診醫破解「好更快」真相:不如直接吃

▲▼吊點滴。(圖/CFP)

▲醫師指出,很多時候吊點滴只是為了讓病患多休息或是替醫師爭取觀察時間。(示意圖/取自CFP)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你生病時,也會為了「好更快」特地去打點滴嗎?醫師指出,東方人可說是世界上最愛打點滴的族群。不過,比起直接用嘴巴吃進去,吊點滴的效率可說是差強人意,且有更多時候,點滴其實是拿來當作「限制病患行動的工具」或是用來給急診醫師「觀察」的,用時間換取診斷的空間。

急診科醫師翁梓華分享,東方人可說是世界上最愛打點滴的族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以中國人為例,一年的點滴注射術接近世界總注射術的3分之1,且一年平均要吊8瓶點滴,遠大於世界的2.5至3.3瓶。不過,其實許多人對於點滴還是存在著誤解,醫師提醒,其實大部分的點滴只是營養補充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能吃就不用打」翁梓華說明,點滴是一種透過靜脈注射給營養的方式,根據病人的情況酌量添加營養物質,如:B群、鉀離子等,只是,說穿了就是些水、醣、電解質、維生素,甚至連蛋白質都沒有。且比起從嘴巴吃下肚的,這樣的補充方式可謂「杯水車薪」。

醫院,急診室,看診,病床(圖/記者徐文彬攝)

▲醫師說明,點滴是一種透過靜脈注射給營養的方式,根據病人的情況酌量添加營養物質(圖/ETtoday資料照)

翁梓華表示,除非遇到不得已的情況,如:不停嘔吐無法正常進食、準備開刀、病人狀況必須精準控制輸液量、急救大量失血等才會安排點滴治療。另外,當點滴用來做為藥物的載體,許多藥物在設計時會相當濃縮,以至於直接打到病人體內,會因為濃度過高引發血管炎,因此點滴就會成為載體。

另外點滴也是一種「限制病患行動」的工具,翁梓華說,許多來急診的人其實只是「身體疲勞過度」,適度休息就會改善,點滴的使用剛好可以限制病患的行動,給他們「充分的理由」休息,也自然會讓身體的情況變好。若急診醫師需要觀察病患身體狀態,也可使用點滴作為其中一種工具。

翁梓華解釋,許多的疾病並沒有辦法第一時間診斷,但放患者回家又擔心病況惡化,此時開點滴給病人使用,約6至8小時的時間正好也是觀察病情的區間。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