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喝冰冷的水效果更好。(圖/pixabay,下同)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冰水常被冠上傷身的形象,但事實並非如此。營養師指出,運動中喝冰冷的水,其實會讓運動表現更佳;醫師也證實,過熱時吃冰或喝冰水,可提振精神與情緒,保持活力與運動力。但本來已有高血壓、血脂過高、年紀大血管較硬化的民眾則不建議,因可能會導致暫時性腦出血,甚至腦中風。
水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適當時機補水,有助於運動表現,營養師張家榕在「Angela營養師」中表示,運動前、中、後都應補充水分:
1. 運動前
.運動前2小時:可補充400~500mL的水
.運動前15分鐘:補充約200~400mL的水,保持身體水分。
2. 運動中
.每10~20分鐘:補充100~250mL的水(1小時約補充600~800mL)
建議水溫在20˚C以下,因冷水可幫助吸收身體裡的熱、減少身體核心溫度,運動表現會較佳。
3. 運動後
一般而言,運動後20~30分鐘應補充150~200mL的水,同時注意尿液顏色。若是強度較強的重量訓練、1小時以上的馬拉松,除了補充水分外,運動後也要補充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
身新醫學診所院長、身新醫學診所主治醫師梁恆彰、楊翠蟬指出,吃冰或喝冰水,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活化脂肪細胞、幫助解渴與散熱。過熱時吃冰,可提振精神與情緒,多數人因此容易保持活力與運動力;而運動與活力的增加,可改善怕冷無力的外冷情形,因為經過運動訓練之後,體質就會變得傾向外熱內冷的狀態。不過,吃冰會刺激副交感神經與促進平滑肌收縮,對於氣管敏感與腹瀉的人,可能需要適量或額外的訓練。
▲3族群應盡量避免喝冰開水。
但中山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峻弘提醒,本來已經有高血壓、血脂過高、年紀大血管較硬化的民眾要當心,因為在比較熱的時候,血管是擴張的,如果這時喝冰水或沖冷水,可能讓血管急遽收縮,造成血管不穩定。
蘇峻弘指出,一般來說,腦會出血可能是已經有小動脈瘤,如果讓血管收縮舒張太快,就容易使動脈瘤破裂出血。另外,收縮舒張太快也會讓動脈硬化阻塞的板塊變得不穩定,進一步導致破裂塞住,造成出血性腦中風。
蘇峻弘表示,雖然說一般人如果血管彈性很好、腦血管收縮舒張幅度較大,也沒有心血管疾病的話,不太可能發生。但若以一般運動完來說,剛運動完全身血管擴張最厲害,喝冰水可能瞬間收縮,收縮幅度一大,就會造成血管不穩定,輕微可能會出現頭痛、暈眩,嚴重可能會出現暫時性腦缺血,出現半邊無力、麻的狀況。提醒民眾務必當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