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暴飲暴食「胃被撐大」了?醫師傳授四招 讓胃「縮」回去

▲▼盤點5個常見「減肥失敗原因。(圖/Unsplash)

▲研究結果發現,肥胖者的胃容積比一般人高出約30%。(示意圖/Unsplash)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長期過度進食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知不覺讓我們的胃部容積進一步擴大,增加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風險。幸運的是,還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措施把撐大的胃「縮小」,從而減少不適和肥胖的風險。

根據新華社報導,胃容積與肥胖之間的關係經過廣泛研究,結果發現肥胖者的胃容積比一般人高出約30%。此外,一些研究還表明,胃容積擴大可能會導致肥胖的發生。若能透過飲食管理、減量,不僅可減少胃容積,並降低肥胖風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醫師李永進表示,第一招是減少進食量,這是縮小胃容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像是少量多餐,將三餐改為五餐,每餐減少一些食物的攝取,盡可能避免一次大量進食,讓胃保持在正常容積範圍內。另外,進食時慢慢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混合唾液,也能減少食物體積,使胃容積減少。

李永進指出,第二招是選擇健康的食物,避免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擴張和肥胖。建議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全麥麵包等,這些食物可以增加飽足感,並減少飲食量。

第三招是調整飲食習慣,尤其是少吃宵夜,不吃過於油膩的食物,避免過度飲酒等不良飲食習慣,因為這些習慣容易導致胃擴張和肥胖。第四招是增加運動量,尤其是規律性運動,建議每天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幫助縮小撐大的胃。

有些人可能會疑問,運動消耗後不是更容易餓,吃得更多嗎?李永進解釋,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脂肪燃燒,減少身體脂肪堆積,最終達到能量消耗減少,從而減輕胃部的負擔,縮小胃的容量。

此外,運動可以刺激腸道蠕動,促進腸道中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減少食物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從而減少,胃的膨脹感,使胃部容量逐漸恢復正常大小,還能幫助減少壓力和焦慮,促進身體放鬆,從而減少暴飲暴食的行為,避免過度進食導致胃部容量增大。

至於運動後能否加餐?李永進建議,可以同樣採取多餐形式,將份量加入五餐的其中一餐,每次進食量適量,不要過度飽脹。且進食時盡量慢咀嚼,充分咀嚼食物,讓胃部有足夠的時間來消化食物,同時也可以讓身體更好地感受到飽脹感,同樣達到縮小胃的目標。

總之,透過控制飲食量、品質和運動量來減少胃的負擔,從而縮小胃容積是縮小撐大的胃的有效方法。同時,調整飲食習慣也可以幫助控制胃擴張和肥胖的風險。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措施需要長期堅持才能達到效果,同時也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如有需要,建議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