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也慘遭諾羅病毒侵襲,4大症狀通通有。(示意圖/記者林緯平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好多人拉慘了!根據疾管署25日公布最新監測,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達30萬4,418人次。胃腸肝膽科醫師張靖透露,近2週臨床看診經驗也是如此,10名患者中有7、8人都是急性腸胃炎,就連他自己也難逃諾羅病毒的侵襲,爆發噁心反胃、腹痛、水瀉、發燒畏寒症狀通通有。他也分享生病這幾天自身所採取的「5大措施」,有助於症狀逐漸改善。
「10個病人踏進診間,當中有7~8個都是急性腸胃炎,其中又以諾羅病毒佔大宗。」張靖醫師在粉專發文示警諾羅疫情仍在持續,並指自己這幾天也飽受諾羅病毒所苦,陸續出現噁心反胃、腹痛、水瀉、發燒畏寒等症狀。他表示,諾羅病毒具有強大的傳染力,在低病毒量即可致病,通常是由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所感染。
張靖說,遭受諾羅病毒感染時,他透過「5大措施」加速恢復,分享給有需要的患者:
1.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用常溫水與市面上販售的運動飲料,以1:1稀釋補充。
2.噁心想吐或水瀉不停時,可以稍微空腹,讓受損的腸胃道休息。
3.胃口恢復與水瀉改善時,飲食原則為「少量多餐」,同時避開刺激油膩的食物,以清淡飲食為主。
4.務必用肥皂勤洗手,與其他家人公筷母匙分開飲食。
5.症狀強烈嚴重時,請務必就醫治療。
▲諾羅病毒傳染力極強,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受到感染。(示意圖/CFP)
疾管署指出,全國近四週(第5週~第8週)共接獲410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203起,以檢出諾羅病毒(195件,占96.1%)為多。
疾管署說明,諾羅潛伏期約10~50小時,臨床上以急性腸胃炎為表現,常見症狀為水瀉及嘔吐,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痠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讀者迴響